-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死水》《黄鹂》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现代诗歌单元
学习《死水》《黄鹂》
二、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理解诗歌中意象的深刻含义;学习难点,学会鉴赏诗歌。重在通过诵读并结合有关注解理解诗歌的含义。
三、知识归纳总结
现代诗歌基础知识:
1、诗歌的特点:诗歌是摘要地反映生活精华的文学样式。它具有强烈的抒情性、丰富的想象力、高度的概括性、凝炼的语言、和谐的韵律和节奏等特点。
2、诗歌常用修辞方法: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常用的修辞有比喻,
(1)比喻: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如:
江上看山
苏轼
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析:此诗将江两岸的群山喻为马群,且以行船为参照物,把群山那一静态的景物给形化动化,写得形象生动。“飞鸟”喻“孤帆”,写出了舟行之快。
(2)隐语(谐音)、双关: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如: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析:“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隐语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男子在对她唱歌言情,但传情的含蓄,给女方获得的印象是“道是无情却有情”。
(3)反讽:也称“反语”,它是把表象和现实相对比,然后采取一种“以是为非、以非为是”的修辞方式,即把正反相互颠倒表现,然后在其中寓含讽剌的意思。
(4)设问: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这种辞格叫设问。设问也就是明知故问。如:“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总的来说,设问的作用是: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
(5)夸张:修辞学中的辞格的一种。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运用语言技巧,借助于想象,将所描绘对象的某些特点,做出突出描述,反应事物的某些特征(性质,状态,数量或程度等)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夸张虽然行文奇突,超越于现实,却不能以理相悖。可分为:①扩大夸张:把事物尽量向多,长,高,快,强,密方面扩大。例: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李白]②缩小夸张:往小,短,低,慢,弱,稀方面缩小。例: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十六字令——毛泽东)
(6)对偶: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两个句子或词组对称地排列在一起。根据字数,词性,结构,严格程度等方面不同可分为两部分。①严对: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②宽对:字数大致相等,结构大致相当。不讲究词性和平仄。字面可以重复。
(7)排比: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成串,构成一组句子,表达某种相关思想内容和思想情感,可加强语气。例:我们的茅屋被烧掉,我们的牲畜被吃完,我们的父母被杀死,我们的妻女被强暴。[艾青《向太阳》]
(8)比拟(,)
一道公文背着39颗印章旅行(主题)
希望有关部门舍繁就简,多办实事,加快住宅建设步伐(副题)
(9)呼告:撇开读者,直接对第三者说话,表达激动的心情,加强词句的感染力。
如:与火神搏斗的人们,辛苦了!
这种呼告词,倾注了作者编者的一片深情,受众备感亲切,难以忘怀。
四、课文分析
《死水》
作家简介:闻一多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同时创作旧体诗。1919年五四运动中,积极参加学生运动,被选为清华学生代表,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学生联合会。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新诗集《红烛》、《死水》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1946年夏在昆明遇刺身亡。
课文:《死水》是新月派代表作家闻一多先生最重要的作品,其笔法之辛辣老到、隐晦曲折,其构思之新颖精巧、虚实相映,其语言之典雅富丽、意味悠长,向来为人称道。
全诗五节,依次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节为第一层,第二至第四节为第二层,第五节为第三层。首尾两节感情一致,遥相呼应,中间三节动静结合,重在反讽,构成诗歌的主体部分。第一节“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第五节“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两次使用“绝望”来给“死水”定性定位,既表明“死水”腐烂透顶、死气沉沉、不可救药的现状,又表达了诗人嫉恶如仇、愤慨绝望的心情。下一断语,斩钉截铁,掷地有声。在此基础上分别补一笔“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语文:1.2.1《南州六月荔枝丹》测试(2)(苏教版08版必修5).doc
- 语文:1.2.1《十八岁和其他》测试(1)(苏教版08版必修1).doc
- 语文:1.2.1《十八岁和其他》测试(2)(苏教版08版必修1).doc
- 语文:1.2.1《雨巷》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版必修1).doc
- 语文:1.2.1《在马克思目前的讲话》练习(苏教版必修4).doc
- 语文:1.2.2《北方》同步练习(1)(苏教版必修3).doc
- 语文:1.2.2《北方》同步练习(2)(苏教版必修3).doc
- 语文:1.2.2《获得教养的途径》测试(2)(苏教版08版必修1).doc
- 语文:1.2.2《获得教养的途径》测试(3)(苏教版08版必修1).doc
- 语文:1.2.2《我的四季》测试(1)(苏教版08版必修1).doc
- 2023年度安全员考试题库检测试题打印附答案详解(达标题).docx
- 2023年度安全员考试题库检测试题打印(实用)附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度安全员考试题库检测试题打印附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docx
- 2023年度安全员考试题库检测试题打印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docx
- 2023年度安全员考试题库检测试题打印附完整答案详解【各地真题】.docx
- 2023年度安全员考试题库检测试题打印附参考答案详解【完整版】.docx
- 2023年度安全员考试高分题库含答案详解(精练).docx
- 2023年度安全员考试高分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能力提升】.docx
- 2023年度安全员考试高分题库附答案详解【典型题】.docx
- 2023年度安全员考试高分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培优B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