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登高》 《登岳阳楼》 《旅夜书怀》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杜甫诗三首《登高》《登岳阳楼》《旅夜书怀》
二. 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
1、了解有关古体诗、近体诗的一些常识。
2、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
3、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把握诗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三. 知识归纳总结:
1、介绍近体诗的常识
近体诗(也叫“今体诗”、“律诗”)是唐代产生的一种新的诗歌样式,它跟古体诗相对而言,也就是说,唐代以前的诗歌都是古体诗,唐代以后才有格律诗。
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绝句共有四句话,分两联,每句话有五字或七字,称为“五绝”“七绝”。二、四句要求押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
律诗共有八句话,分四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句话有五字或七字,称为“五律”和“七律”。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必须押韵。
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非常讲究平仄。
(对联也有这个特征。)
高考曾在这一方面出过题,有的是选词填空题,有的是排序题(打乱句序要求重新排序),完成这些题都必须充分掌握律诗的特点。
2、粘对
近体诗的句子是以两句为一个单位的,每两句(一和二,三和四,依次类推)称为一联,同一联的上下句称为对句,上联的下句和下联的上句称为邻句。近体诗的构成规则就是:对句相对,邻句相粘。对句相对,是指一联中的上下两句的平仄刚好相反。如果上句是
仄仄平平仄,下句就是:平平仄仄平
同理,如果上句是:平平平仄仄,下句就是:仄仄仄平平
除了第一联,其它各联的上句不能押韵,必须以仄声收尾,下句一定要押韵,必须以平声收尾,所以五言近体诗的对句除了第一联,只有这两种形式。七言的与此相似。
第一联上句如果不押韵,跟其它各联并无差别,如果上、下两句都要押韵,都要以平声收尾,这第一联就没法完全相对,只能做到头对尾不对,其形式也不外两种:
平起: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起: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再来看看邻句相粘。相粘的意思本来是相同,但是由于是用以仄声结尾的奇数句来粘以平声结尾的偶数句,就只能做到头粘尾不粘。例如,上一联是: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下一联的上句要跟上一联的下句相粘,也必须以平声开头,但又必须以仄声收尾,就成了: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为什么邻句必须相粘呢?原因很简单,是为了变化句型,不单调。如果对句相对,邻句也相对,就成了: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第一、第二联完全相同。在唐以前的所谓齐梁体律诗,就是只讲相对,不讲相粘,从头到尾,就只是两种句型不断地重复。唐以后,既讲对句相对,又讲邻句相粘,在一首绝句里面就不会有重复的句型了。
粘对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基本上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也就是说,要检查一首近体诗是否遵循粘对,一般看其偶数字和最后一字即可。如果对句不对,叫失对;如果邻句不粘,叫失粘。失对和失粘都是近体诗的大忌。相比而言,失对要比失粘严重。粘的规则确定得比较晚,在初唐诗人的诗中还经常能够见到失粘的,即使是杜甫的诗,也偶尔有失粘的,比如名诗《咏怀古迹》的第二首:
摇落深知宋玉悲,
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
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
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
舟人指点到今疑。
第三句就没能跟第二句相粘。这可能是不知不觉地受到齐梁诗人的影响而一时疏忽。
对的规则在齐梁时就确立了,所以在唐诗中很少见到失对的。现存杜甫近体诗中,只有《寄赠王十将军承俊》一首出现失对:
将军胆气雄,
臂悬两角弓。
缠结青骢马,
出入锦城中。
时危未授钺,
势屈难为功。
宾客满堂上,
何人高义同。
第一、二句除了第一个字,其它各字的平仄完全相同,是为失对。这可能是赠诗时未来得及仔细加工而一时疏忽。
还有一种情况,是为了表达的需要而不顾格律。比如杜甫的另一首名诗《白帝》:
白帝城中云出门,
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
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
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
恸哭秋原何处村?
第二句的第二字本来应该用平声,现在用了仄声字“帝”,既跟第一句失对,又跟第三句失粘。但这是有意要重复使用“白帝城”造成排比,所以只好牺牲格律了。
四. 课文分析:
《登高》
1、题解
杜甫诗以律诗见长,《登高》便成了杜甫的一篇最有名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语文:1.2.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同步练习(1)(苏教版必修3).doc
- 语文:1.2.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同步练习(2)(苏教版必修3).doc
- 语文:1.2.3《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测试1(苏教版必修3).doc
- 语文:1.2《赤壁赋》测试(1)(北京版08版必修4).doc
- 语文:1.2《赤壁赋》测试(3)(北京版必修4).doc
- 语文:1.2《故都的秋》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版必修2).doc
- 语文:1.2《规则和信用: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同步练习1(粤教版必修5).doc
- 语文:1.2《黄州快哉亭记》测试(1)(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doc
- 语文:1.2《黄州快哉亭记》测试(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doc
- 语文:1.2《李白诗四首》测试(1)(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
- 语文:2.6《鸿门宴》测试(1)(新人教版07版必修1).doc
- 语文:2.6《鸿门宴》测试(2)(新人教版07版必修1).doc
- 语文:2.6《鸿门宴》测试(3)(新人教版07版必修1).doc
- 语文:2.6《鸿门宴》测试(4)(新人教版07版必修1).doc
- 语文:2.6《鸿门宴》测试(5)(新人教版07版必修1).doc
- 语文:2.6《鸿门宴》测试(6)(新人教版07版必修1).doc
- 语文:2.6《孔雀东南飞》测试(新人教版必修2)河北地区专用.doc
- 语文:2.6《离骚》测试(旧人教必修2).doc
- 语文:2.6《六一居士传》测试(1)(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doc
- 语文:2.6《项链》测试(1)(北京版08版必修1).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