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位聚合反映演示幻灯片.ppt

  1. 1、本文档共1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压聚乙烯支链少,线形规整,与Ziegler-Natta引发聚合的聚乙烯相似,结晶度可以高达90%,有中密度(0.926~0.94g·cm-3)和高密度(0.941~0.97 g·cm-3)两种,分子量约50,000。 用负载型金属氧化物引发丙烯,等规度不高;引发高级α-烯烃,则得无规聚合物;对苯乙烯无聚合活性;可使异戊二烯聚合成反式-1,4-聚合物。所以这类引发剂仅限用于乙烯聚合,且由于引发效率不高,发展趋缓。 2. Ziegler-Natta引发剂和低压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HDPE) 采用典型的Ziegler-Natta引发剂(TiCl4-Al(C2H5)3、温度(60~90oC)和压力(0.2~l.5MPa),条件都比较温和的条件下,乙烯按配位机理进行聚合。由于聚合温度较低,链转移反应也较少,所得产物支链少,线形规整,大分子容易紧密堆砌,结晶度可以高达90~95%,密度也较高(0.95~0.96 g·cm-3),故有高密度聚乙烯之称。 乙烯结构对称,无任何取代基,向活性中心配位插入聚合时,无定向问题,对所用的引发剂并无立构规整度的要求,只希望有高的活性。 乙烯聚合用Ziegler-Natta引发剂中的最常用过渡金属化合物是TiCl4、金属有机化合物是A1(C2H5)3。两者反应结果是TiCl4被还原成β-TiCl3,反应如下: TiCl4 + A1(C2H5)3 C2H5 TiCl3 + A1(C2H5)2Cl C2H5 TiCl3 TiCl3 + C2H5 . 2C2H5 . C2H4 + C2H6 ( C4H10 ) TiCl4 是液体,β-TiCl3是晶状固体。以钛为中心的正八面体以面面相接,成线型结构。线型结构的两端有空轨道和自由的氯。 其活性比其他晶型的TiCl3(α、γ、δ)要高,但定向能力差。早期引发剂活性只有1,000g PE/gTi,活性中心的钛原子只占钛总数的1%左右,无效的钛组分残留在产物内,聚合后须经后处理脱除,才能保证产品质量。经过长期的研究改进,现在多用MgCl2作载体,使钛组分尽量分散,可使80~90%Ti原子成为活性中心,引发剂的活性可提高到105~106 g PE / g Ti,提高了成百上千倍。这样,残留引发剂甚少,就可以省去后处理工序。 乙烯配位聚合可选择淤浆聚合和气相聚合两种技术。 淤浆聚合多采用烷烃作溶剂,将Ziegler-Natta引发剂(TiCl4-A1R3)两组分按一定比例(Al/Ti=0.8~2/1)在烃类溶剂中-5~0oC下混合反应,经过一定时间的陈化,形成棕黑色的微悬浮液,加入有烃类溶剂和排净氧的反应器内,使乙烯在适当的温度压力条件下反应。聚乙烯不溶于溶剂,沉淀析出,呈淤浆状,故名淤浆聚合。乙烯是聚合热(3800~3900kJ·kg-1)最大的单体,应该保证及时散热。在聚合过程中,以氢气来调节聚乙烯的分子量(<350,000)。超高分子量品种的分子量可高达2,000,000。 7.7.2 乙烯共聚物 聚乙烯非极性,属于柔性聚合物,玻璃化温度低(-85~-125oC);但结构规整,却是晶态软塑料,结晶度50~95%不等。如果乙烯与第二单体共聚,则在主链中引入其他结构单元,可降低结晶倾向。如果乙烯链段足够短,则成为非晶态共聚弹性体。若第二单体带有极性基团,可改善共聚物的粘结性能。 按自由基聚合机理,在适当的温度和中等的压力(30~40MPa)下,乙烯和乙酸乙烯酯可以聚合成无规共聚物,缩写为EVA。根据乙酸乙烯酯含量的不同,EVA有多种牌号,其中含30~40%VAc的EVA是弹性体,主要用作聚氯乙烯的抗冲改性剂。乙烯也可与丙烯酸酯类共聚,以提高粘结性能。 图6-6 活性中心形成示意图 图6-6中III是单金属活性中心,II、IV是双金属碳桥活性中心。 后二者活性中心在与丙烯接触时,碳桥先打开,丙烯与Ti的空轨道配位,然后移位,经过环状络合物过渡状态而构成新的碳桥。这种丙烯的配位、移位反应连续进行便增长成大分子链。 由于丙烯在配位过程中总是以一定方式也即定向性配位,所得聚丙烯大分子是等规立构的。可用反应式表示为: 链引发 链增长 2)单金属机理 α-烯烃配位聚合单金属机理的要点是活性中心由单一过渡金属(Ti)构成,增长即在其上进行。 单金属活性种模型首先于1960年由P. Cossee提出,后经E. J. Arlman充实。 图6-6中的III为单金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