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原君》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学习明代黄宗羲的《原君》
二.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我国明末清初时期民主启蒙思想发展的情况;了解民主启蒙思想家黄宗羲的生平及其思想。能对这些事件和人物作出评价。
2、积累有关文言文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 知识归纳总结
黄宗羲(1601~1695)字太冲,号南雷,又号梨洲。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出自官僚家庭,其父黄尊素因弹劾权奸魏忠贤而遭陷害,及长,遂承父志,参加并领导“复社”,坚持同魏忠贤余党进行斗争。清兵南下,曾组织“世忠营”进行抵抗。明亡以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于隐居中专事著述讲学。所持政治思想主张,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曾大胆指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并倡以“天下之法”代替“一家之法”,对清末改良主义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一定影响。在文学方面,面对当时激烈的民族矛盾,极力主张反映历史现实,抒写真情实感,反对明代“七子”的模拟之风。所作诗文,多表现高尚节操之作。除《明夷待访录》单刊成集外,有《宋元学案》《明儒学案》《南雷文案》等。今人又编有《黄梨洲文集》。
黄宗羲,生平所用别号甚多,有南雷、梨洲、茭湖鱼澄洞主、双瀑院住持、双瀑院长、双瀑堂住持、古藏室史巨、蓝水渔人、雪交亭主等等。由于其代表作《留书》、《明夷待访录》均署梨洲老人,故当时学者都尊称他梨洲先生,而他本人用得最多的是南雷。南雷在余姚,是唐代谢遗尘隐居之地,宗羲用作别号,既代指故乡,又借以表明自己不仕清朝的素志。逝世之后,其门人私谥曰“文孝”。宗羲一生颇为曲折,依他自己所说,是早年为党人,壮年为游侠,老年为学者。他博学多才、名重天下,当时就被誉为“国初三大儒”之一(另两人是李顒和孙奇逢);近代以来,人们又把他与顾炎武、王夫之并提,合称为“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
四. 课文分析
(一)由于本课难度不大,学生可逐段自读课文。具体方法是:每段按规定时间,完成自读——讨论——质疑——释疑四个过程;自读,重在解决实词、虚词、句式、用法等语言方面的问题;讨论,重在解决内容理解方面的问题;质疑,重在提出语言、内容两方面的疑难问题 。我们一起共同探讨一下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思想:
《明夷待访录·原君》中,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思想振聋发聩。黄宗羲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的卢梭”,其思想在近代中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有自己的历史渊源。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可以视作黄宗羲这一思想的直接渊源。而稍后荀子所提出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对君民关系的形象化的描述。到黄宗羲这里,对这些传统观点作了进一步的发展,明确了“君”、“民”两者之间的根本与衍生、主要与次要的关系,而不再是使用“贵”、“轻”这类性质模糊的形容词,也不再使用表面形象,但事实上并无实质定性的比喻,而是用具有一定逻辑性的、定性明确的词汇确定了两者之间不容颠倒的关系。这一贡献是传统儒家“君”、“民”思想所未能够达到的高度,突破了传统儒家思想阐述问题流于经验主义、缺乏逻辑思辨的缺陷。从这点来说,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思想源于传统儒家思想,但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对传统儒家思想进行了大胆的发展,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君主观。具体分析一下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思想,可以看出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涵意。首先,在“君”、“民”的相互关系中通过对“主”、“客”的相对界定承认了两者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同时也有利益的对立。他用“主”、“客”来界定两者之间事实上的矛盾;其次,“天下为主”强调了“天下”是根本,天下之人的利益是优先的,但因其数量巨大无法同时行使其权力而发生冲突,因而需要找出能代表其利益的执行者,具体表现为君的存在。相互关系中“天下之民”居于无可置疑的主动地位,其利益是不可侵犯的;再次,“君为客”强调“君”居于次要地位,君是在保障民的利益这个前提下产生的。相互关系中“君”既然居于从动地位,那么假如君权被不当使用以致侵夺了天下之民的利益,也即君、民之间的地位本末倒置的话,根据君“客”、民“主”的原则,也就意味着“天下之民”有权依据自己的利益去更换“君”,以更好地代表自己的利益;最后,既然君为“客”,那么就意味着君的存在目的要围绕着天下之民这个“主”而展开,也就是说君是为天下之民服务的,其存在的依据与最终目的都是天下之民的利益。因而在《明夷待访录·原君》中,黄宗羲指出“凡君之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一语道破了君的真实地位和应然目的。
依据“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原则,黄宗羲对社会现实中君权的滥用做了极为严厉的批判。黄宗羲的理论是这样建构起来的:首先,肯定了人性本各自私,建立一个人性论的基础;其次,人们为满足各自利益,就需要一个能以大家利益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语文:4.1.2《西地平线上》测试(1)(苏教版必修一).doc
- 语文:4.10.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测试(2)(新人教版必修1).doc
- 语文:4.10《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版必修1).doc
- 语文:4.10《变形记》测试(3)(人教大纲版第五册).doc
- 语文:4.10《别了,“不列颠尼亚”》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版必修1).doc
- 语文:4.10《别了,“不列颠尼亚”》同步练习题(新人教版必修1).doc
- 语文:4.10《哦,香雪》测试(沪教版第二册).doc
- 语文:4.10《再别康桥》测试(4)(沪教版第一册).doc
- 语文:4.10短新闻两篇测试(1)(新人教版必修1).doc
- 语文:4.10谈中国诗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版必修五).doc
- 语文:4.15-16《项脊轩志》《报任安书》知识精讲(语文版必修1).doc
- 语文:2011高考经典易错题会诊与命题角度预测角度句式.doc
- 语文:2011高考文言文专项训练(北京市各区县期末及模拟试卷分类汇编).doc
- 语文:2011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词(1).doc
- 语文:2011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词(2).doc
- 语文:2011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词(3).doc
- 语文:2011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曲.doc
- 语文:2011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诗(1).doc
- 语文:2011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诗(2).doc
- 语文:2011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诗(4).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