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果类瓜豆芹菜病害演示幻灯片.ppt

  1. 1、本文档共1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茎 茄子黄萎病 控制措施 (1) 选用无病种苗。 (2)大田防治。从定植到盛果期是防治关键时期,发现病株及时拨除。 (3)保护地实行轮作。 (4)合理灌水及中耕。茄子生长期间要小水勤浇,保持地面湿润,防止大水漫灌避免冷井水直接浇灌。 (5)药剂防治:多菌灵灌根,或DT与多菌灵混合灌根。 菜豆主要病害: 1、 锈病 诊断要点:在叶部有锈粉 病 原:真菌(传染病) 叶片正面性子器 防治方法: 1)发病初期喷5%萎锈灵800倍液,或20%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间隔10-15天喷洒一次连续2-3次。 2)25%敌力脱乳油4000倍液加15%三唑铜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混合后喷洒。 3)70%代森猛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洒。 2、叶斑病 叶斑类病害主要包括:斑点病、红斑病、黑斑病以及角斑病。 病 原:真 菌(传染病) 诊断要点: (1)斑点病:叶片上产生圆形或近圆形,边缘褐色,中部淡褐至灰褐色的斑点,斑面具明显或不明显的轮纹,潮湿时其上散生或轮生小黑粒。 菜豆斑点病病叶 (2)红斑病: ① 叶片感病,产生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红色或红褐色的病斑,背面密生灰色霉层。 ② 侵染豆荚,形成较大红褐色斑,病斑中心黑褐色,后期密生灰黑色霉层。 菜豆红斑病病叶 (3)黑斑病:叶片上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的病斑,直径2~6毫米不等,褐色,微具同心轮纹,斑面生细微的黑色霉点。通常叶上散生数个至十数个病斑。 (4)角斑病:花后开始发病。 ①叶片感病,产生多角形黄褐色斑,后变紫褐色,叶背簇生灰紫色霉层。 ②荚果感病,病斑边缘紫褐色,中间黑色,后期密生灰紫色霉层,病斑不凹陷别于炭疽病。 菜豆黑斑病病叶 菜豆角斑病病叶 防治方法: (1)对于红斑病和角斑病,由于病原菌可侵染荚果,致使种子带病,因此播前可用45℃温水浸种10分钟消毒。 (2)防治黑斑病可采用粉尘法或烟剂的方法进行。如可在发病初期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次1公斤,隔9天1次,连续防治2~3次;施用45%百菌清烟剂或10%速克灵烟剂,每亩次200~250克。 此外,对于叶斑类病害还可采用喷雾的方法进行防治,如:可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洒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6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共防3~4次;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倍液, 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还可以配成180~200倍液,涂抹病部,必要时还可配成油剂,效果更好。 3、灰霉病 诊断要点: 茎、叶、花及荚上出现轮纹斑,湿度大时生灰色霉层。 病 原:真 菌(传染病) 菜 豆 灰 霉 病病叶 防治方法 种植抗病品种; 无病株留种和种子处理:从无病植株上采收种子;如果种子带菌,可用52℃温汤浸种30min。 加强栽培管理: 重病田与非茄科作物轮作3年。外科手术。 施足基肥,适时追肥,增施钾肥,做到盛果期不脱肥。 合理密植,及时绑架、整枝和打底叶,促进通风透光。 早疫病 防治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药。 保护地 可喷撒5%百菌清粉尘10~15kg/hm2,间隔9d,连续3~4次;或45%百菌清或10%速克灵烟剂,1.5-2.0 kg/hm2; 露地栽培 可喷洒下列杀菌剂:80%大生、75%代森锰锌、10%普诺、75%百菌清、50%扑海因、80%喷克、50%加瑞农等。 5、番茄灰霉病 (1) 症状 植株叶、茎、花、果等所有地上部分均可感染。病部表面均可产生一层灰色霉层。 成株期叶片发病 从叶尖开始,病斑初呈水渍状,褐色,迅速扩大呈“V”字型,随后向叶内扩展成大型水渍状褐色病斑。 茎发病 病部初呈水渍状小点,后扩大为边缘深褐色的长椭圆形病斑。 病菌可从花瓣或柱头处感染花器,导致花腐,并引起落花。 幼果发病 病部灰白色,水渍状,软化腐烂,常在病部产生黑色菌核。 症 状 番茄灰霉病 (1)叶片发病多由小叶顶部开始,沿支脉之间成楔形发展,由外及里,初为水浸状,病斑展开后呈黄褐色,边缘有深浅相间的纹状线,呈“V”字形; 番茄灰霉病 症 状 番茄灰霉病 (2)青果由残留的花瓣、柱头或花托侵染而发病,分别向果实和果柄扩展、病斑沿花托周围逐渐蔓延果面,致使整个果面呈灰白色,上覆厚厚的灰色霉层,呈水腐状。 番茄灰霉病 番茄灰霉病 症 状 番茄灰霉病 (3)茎部发病最初呈水浸小斑点,向上下扩展后,变成长圆形或条状病斑,浅褐色。潮湿时表面生有灰色霉层,严重时使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