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的贮运保鲜技术演示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于长期贮藏或长距离运输的番茄应选择在绿熟期采收。短期贮藏或近距离运输可选用微熟期至半熟期的果实。立即上市出售的果实则以半熟期至坚熟期采收为好。而完熟期的果实含糖量较高,则适宜作加工原料。 (三)、贮藏方法 1、常温贮藏:主要有窖藏、通风库贮藏和温室堆藏等。番茄窖藏在秋季进行,窖的深度取决于当地不同深度土层的温度变化情况。 贮藏前期应通风降温,后期当窖温下降到10℃左右时,开始用空气加热线加温,保持温度在11~13℃之间。窖内相对湿度可利用泼水、加生石灰或通风等措施控制在85%~90%。贮藏期为30~40天。番茄通风库贮藏和温室堆藏与其窖藏相似,主要控制好温度湿度。 2、低温贮藏:顶熟番茄贮藏温度为10.0℃,供出口的番茄一般在12℃下贮藏和运输是最好。完熟番茄贮藏温度为0~2℃。 (四)、采后病害及其防治 番茄在贮藏中发生的病害主要有番茄果腐病、根霉腐烂病、绵腐病、绵疫病(Phytophthora melongenae)、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等。 1、番茄果腐病(Alternaria solani) 也称番茄早疫病或轮纹病,该病由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真菌侵染引起。 防治方法主要是避免任何形式的伤害,特别是冷害。另外,采收后立即使番茄处于18~21℃下完熟,可大大减少本病发生。 2、灰霉病 番茄灰霉病的病原是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Pers.),属于半知菌的一种真菌。  防治方法 最主要的措施是极力搞好棚室内的通风、透光、降湿,但同时还要保持温度不要太低。其次要加强肥水管理,使植株长势壮旺,防止早衰及各种因素引起的伤口。发现病株、病果应及时清除销毁;收获后彻底清园,翻晒土壤,可减少病菌来源。田间初发现病株、病果应随即摘除外,还要选喷药剂防治。 3、番茄绵腐病(Phytophthora infestans) 又称番茄晚疫病,该病是由鞭毛菌亚门疫霉属真菌侵染引起。 主要在田间防治。另外采后可贮于2l℃下4~7天,从而剔除病果。 四、黄瓜 黄瓜是葫芦科甜瓜属一年生植物。原产于印度热带森林潮湿地区。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区域分布广泛,是一种主要蔬菜。中国、前苏联、日本、美国、土耳其、荷兰、埃及等国是世界黄瓜的主产国。 (一)、保鲜特性 黄瓜按果形分为四类: 一是刺黄瓜类。该类黄瓜果形大,比较晚熟,果面具有稠密凸起的果瘤,果瘤上着生刺毛。果形指数在8以上。北方的黄瓜品种多属这一类型。 二是鞭黄瓜类。该类黄瓜果形大,晚熟,果面表皮比较光滑,没有或仅有稀疏的果瘤和刺。果形指数在8以上。北方栽培较多,南方多引种作秋黄瓜栽培。 三是短黄瓜类。该类黄瓜果形较小,早熟,果面没有果瘤或很稀少,但刺毛比较稠密。果形指数在4~8之间。抗寒性和抗湿性较强。在南方早春露地栽培多用此类的品种。 四是小黄瓜类。该类黄瓜果形小,早熟,果形指数在4以下。主要用于酱腌。我国栽培较少。 刺黄瓜类 鞭黄瓜类 短黄瓜类 小黄瓜类 不同类型黄瓜 黄瓜对气体成份比较敏感。适宜的O2和CO2浓度均为2%~5%,控制5%的O2或5%的CO2可以延缓黄瓜的黄化,但CO2浓度高于10%,会引起产品的气体伤害。 黄瓜鲜嫩多汁,含水量高达95%以上。外皮保水能力很差,极易失水萎蔫。要求贮藏环境中相对湿度保持在95%左右或更高。当相对湿度低于85%时会出现失水萎蔫、变形、发糠等问题。因此黄瓜多采用塑料薄膜包装来防止失水。 黄瓜在贮藏期间所含叶绿素会逐渐分解,使瓜皮由绿色变为黄色。瓜皮表面具有的瘤刺极易碰伤,容易被病原菌侵染。黄瓜在贮藏中,由于种子发育,瓜条变形,瓜柄一端变糠,另一端膨大,出现“大肚”现象。因此,黄瓜是果菜类中很难贮藏的一种蔬菜。在温湿度适宜的情况下一般可贮藏10~15天。 (二)、采收与预处理 一般采收不老不嫩的中等成熟度瓜贮存,稍嫩于立即上市的瓜。植株中部的瓜,称为腰瓜,多数直条、壮实。一般嫩瓜贮藏效果最佳,越大越老的瓜易衰老变黄。 切勿采靠近地面的瓜用于贮或者顶部结实的瓜用于贮藏,因为靠近地面的瓜身带有许多病菌,易腐烂,顶部结实的瓜多是瓜秧衰老枯竭时结的后期瓜,形状大多不规则,且内含物质不足,贮存寿命较短。 黄瓜最好在晴天的早晨收获。采摘时要用剪刀将瓜柄剪下,保留1~2厘米长的瓜柄,注意不要碰伤瘤刺。去掉尖头瓜、大肚瓜、弯曲瓜、峰腰瓜以及过嫩、过老、病虫为害、机械损伤的瓜。 挑选后的瓜条用软纸包好,整齐地排放在经消毒的浅条筐内,并留出约10厘米顶隙,以防挤压碰伤。黄瓜的表皮缺乏角质层,防止脱水,澳大利亚常用收缩膜单果包。 (三)、贮藏方法 1、常温贮藏:主要有水窖贮藏,通风窖贮藏以及埋藏,多是短期贮藏。 ①水窖贮藏效果较好。水窖多为半地下式土窖,一般窖深约2m(含窖底水深约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