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树分析方法(劳保版上传)课件演示.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全系统工程-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第二章第七节事故树分析方法 FTA主讲:孙兰会第一部分 概述第二部分 事故树的建造及其数学描述第三部分 事故树的定性分析第四部分 事故树的定量分析第五部分 课堂练习第页第一部分 概 述 第页一、名称 FTA Fault Tree Analysis 事故树分析 故障树分析 失效树分析第页①事故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又称故障树分析,是从结果到原因找出与灾害事故有关的各种因素之间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的作图分析法。二、方法由来及特点 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维森(H.A.Watson) 民兵式导弹发射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分析事故原因和评价事故风险方法特点 演绎方法 全面、简洁、形象直观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目的:找出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因和基本原因组合适用范围:分析事故或设想事故使用方法:由顶上事件用逻辑推导逐步推出基本原因事件资料准备:有关生产工艺及设备性能资料,故障率数据人力、时间:专业人员组成小组,一个小型单元需时一天效果:可定性及定量,能发现事先未估计到的原因事件熟悉系统调查事故确定顶上事件收集系统资料建造事故树调查原因事件修改简化事故树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制定安全措施三、事故树分析的程序 第二部分 事故树的建造及其数学描述 第页一、事故树的建造1、事故树的符号 事件符号 顶上事件、中间事件符号,需要进一步往下 分析的事件; 顶上事件也叫顶事件,是事故树分析中所关心的结果事件,即所要分析的事故,位于事故树的顶端,1个事故树只有1个顶事件。 中间事件是位于顶事件和基本事件之间的结果事件。一、事故树的建造1、事故树的符号 事件符号 基本事件符号,不能再往下分析的事件; 正常事件符号,正常情况下存在的事件; 省略事件,不能或不需要向下分析的事件,有 时候表示的是系统之外的原因事件。条件事件是限制逻辑门开启的事件。 转移符号 转入符号,表示在别处的部分树,由该处转入(在三角形内标出从何处转入); 转出符号,表示这部分树由此处转移至他处(在三角形内标出向何处转移)。 2.编制事故树的规则确定顶上事件应优先考虑风险大的事故事件 易于发生且后果严重的事件;发生频率不高但后果很严重、后果不太严重但频发的事故。确切描述顶上事件 明确给出顶上事件的定义,确切描述事故状态。合理确定边界条件 防止事故树过于繁琐,明确规定被分析系统与其他系统的界面,并作一些必要的合理的假设。保持门的完整性 不允许门与门直接相连。应逐级进行,不许跳跃,任何一个逻辑门的输出都必须有一个结果事件。编制过程中及编成后,需及时进行合理简化容器超压爆炸容器超压爆炸安全阀故 障安全阀故 障操作人员聊天压力失控2.编制事故树的规则正确性检查:事故树编出后,要进行全面检查。其正确与否的判别原则是:上一层事件是下一层事件的必然结果;下一层事件是上一层事件的充分条件;门输入事件必须是输出事件的直接原因顶上事件中间事件基本事件2、事故树的编制规则直接原因事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机械(电器)设备故障或损坏; 人的差错(操作、管理、指挥); 环境不良。举例:对油库静电爆炸进行事故树分析 汽油、柴油作为燃料在生产过程中被大量使用,由于汽油和柴油的闪点很低,爆炸极限又处于低值范围,所以油料一旦泄漏碰到火源,或挥发后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比例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燃烧爆炸事故。火源种类较多,有明火、撞击火花、雷击火花和静电火花等。 试对静电火花造成油库爆炸做一事故树分析。露天棉花堆垛火灾棉花空气点火源+其它点火源雷击+避雷设备不符合要求无避雷设备+保护范围不够接地电阻过大导出电流能力不足接地点距棉垛过近二、事故树的数学描述1、布尔代数的运算法则布尔代数的变量只有0和1两种取值,它所代表的是某个事件存在与否或真与假的一种状态,不表示数量上的差别。布尔代数中有“或”(逻辑加)(+,∪)、“与”(逻辑乘)(·,∩)、“非”三种运算。①等幂律 A+A=A A · A=A② 交换律 A+B=B+A A · B=B · A③结合律 (A+B)+C=A+(B+C) (A · B)· C=A ·(B · C)④分配律 A ·(B+C)=(A · B)+(A · C) A+(B · C)=(A+B)·(A+C)⑤ 吸收律 A+A · B=A A ·(A+B)=A⑥零一律 :A+1=1 A ·0=0⑦同一律: A+0=A A ·1=A⑧互补律 A+A′=1A · A′=0⑨对合律 (A′)′=A⑩德·莫根律和的非等于非的积;积的非等于非的和 (A+B)′=A′· B′(A · B)′=A′+B′ 1 表示单元i 发生(即元、部件故障)(i=1,2,…,n)0 表示单元i 不发生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