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万吨α淀粉酶工厂生产车间的设计.docxVIP

年产5万吨α淀粉酶工厂生产车间的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年产5万吨α淀粉酶工厂生产车间的设计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学院(部):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专业: 生物工程1 绪论1.1 淀粉酶简述淀粉酶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1],在食品、发酵、纺织和造纸等工业中均有应用,尤其在淀粉加工业中,微生物淀粉酶更是应用广泛并已成功取代了化学降解法;同时,它们也可以应用于制药和精细化工等行业[2]。根据淀粉酶对淀粉的水解方式不同[3],可将其分为α-淀粉酶、β-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和异淀粉酶等。其中,α-淀粉酶(α-1,4-葡聚糖-4-葡聚糖苷酶)多是胞外酶,其作用于淀粉时可从分子内部随机地切开淀粉链的α-1,4糖苷键[4],而生成糊精和还原糖,产物的末端残基碳原子构型为α-构型,故称α-淀粉酶[5]。α-淀粉酶来源广泛,主要存在发芽谷物的糊粉细胞中[6],当然,从微生物到高等动、植物均可分离到,是一种重要的淀粉水解酶,也是工业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酶制剂之一。它可以由微生物发酵制备,也可以从动植物中提取。不同来源的α-淀粉酶的性质有一定的区别,工业中主要应用的是真菌和细菌α-淀粉酶。目前,α-淀粉酶已广泛应用于变性淀粉及淀粉糖、焙烤工业、啤酒酿造、酒精工业、发酵以及纺织等许多行业,是一种重要工业用酶。如在淀粉加工业中,微生物α-淀粉酶已成功取代了化学降解法;在酒精工业中能显著提高出酒率。其应用于各种工业中对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品得率和原料的利用率,提高产品质量和节约粮食资源,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2淀粉酶的发展历程早在数千年前,人类就已利用淀粉酶的作用,从事酿酒、制饴糖等。诗经上记载:“若作酒醴,尔惟曲蘖”。曲是长霉的谷子,蘖是发芽的谷粒,二者都含有淀粉酶。就是说酿酒和甜酒,得用曲子和谷芽才能发酵。埃及人在公元前六千年即已用麦芽酿造啤酒。但是将酶提取出来使用,是十九世纪才开始的。1833年佩恩(Payne)和帕索兹(Persoz)从麦芽的水抽提物中用乙醇沉淀得到一种可使淀粉水解生成可溶性糖的物质,称之为淀粉酶(diastase),并指出了它的热不稳定性,初步触及了酶的一些本质问题[7]。1896年日本人高峰让吉用麸皮培养米曲霉,用水提取再以酒精沉淀,得到淀粉酶为消化剂。此后,运用广泛的学识在美国成立高峰制药厂(Takamine Laboratory),从事微生物酶的生产与研究。1920年前后,法国人Boidin和Effront等又先后发现枯草杆菌可以分泌耐热而且活性更强的α-淀粉酶,于1926年在德国设厂生产,为微生物酶的工业生产奠定了基础。1965年,我国开始应用淀粉芽孢杆菌BF7568生产α-淀粉酶,当时只有无锡酶制剂厂独家生产。1967年杭州饴糖厂实现了应用α-淀粉酶生产饴糖的新工艺,可以节约麦芽7%-10%,提高出糖率10%左右。1964年我国开始了酶法注射葡萄糖新工艺的鉴定并先后在华北制药厂,河北东风制药厂,郑州嵩山制药厂等单位得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传统的酸法相比可以提高效率10%,降低成本15%以上。另外我国以酶法进行柠檬酸生产,谷氨酸发酵,糖化制啤酒,酒精发酵,黄酒酿造,酶生产,酱油制造等方面也已经研究成功并投入生产。[8]二战之后,随着抗生素工业的发展,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发酵工艺和发酵罐的革新,酶制剂工业有了飞跃的发展,进入了工业化大生产的阶段。1949年日本采用淀粉酶和糖化酶进行淀粉的液化和糖化,确定了酶法制造葡萄糖浆的工艺,革除了沿用100年酸水解工业,使淀粉出糖率由80%提高到100%。1973耐热性α淀粉酶投入生产。从此淀粉酶的生产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据统计,α淀粉酶和糖化酶是酶制剂的主要品种。如美国1975年酶制剂总产值为5151万美元,淀粉酶类为1550万美元,1980年总产值为6681万美元,其中淀粉酶类约占20%。在日本,1976年酶制剂总销售额为2999百万日元,α淀粉酶为1530百万日元,占50%。2α淀粉酶的结构与性质参见参考文献收藏夹结构从淀粉酶的发现至今α淀粉酶的种类已经越来越多,按照使用条件可以分为中温型,高温型,耐酸耐碱型。按生产菌不同可以分为细菌、真菌、植物和动物淀粉酶。BF-7568是细菌淀粉酶的代表,米曲酶是真菌淀粉酶的代表。水解淀粉的酶类主要有α淀粉酶家族(EC 3.2.1.1),β淀粉酶家族(EC 3.2.1.2),葡萄糖糖化酶(EC 3.2.1.3),异淀粉酶(EC 3.2.1.68),环式糊精糖化酶(EC 2.4.1.19)等【12】,其中大部分淀粉水解酶都属于α淀粉酶家族,需要指出的是,α淀粉酶与α-淀粉酶家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通常将作用于α糖苷键连接的葡萄糖聚糖,并且作用后能保持葡萄糖残基的c1碳原子为α淀粉酶家族。α-淀粉酶家族明确的包含两大类酶,即葡萄糖苷水解酶和葡萄糖基转移酶,他们或者水解α-1,4键、α-1,6键,或者生成α-1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