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学]辛亥革命好课件
京师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族革命任务,这个任务必须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才能完成。 * *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字 1895年《马关条约》签字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章炳麟 陈天华 邹容 “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未去,即以革命去之。” ——章炳麟 民主革命的思想家和宣传家的思想核心是暴力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观察一:辛亥革命前夕的社会思想 材料一 郭沫若(1910年前):中国的不富不强就因为清政府存在,只要把清政府一推翻了,中国便立地可以由第四等的弱国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一等的国家。这是支配着当时青年脑中的最有力的中心思想。 材料二 陈天华:推翻清专制以后,“中国人的能力不但可以恢复,而且可以在最短时日内恢复;一旦恢复,即可享有西方民族现在享有的完全的权利。”“中国醒悟之后,发愤自雄,五年小成,七年大成。” 孙中山创兴中会 时间: 地点: 性质: 1894年 檀香山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 革命团体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它提出要推翻清皇朝专制统治,建立像美利坚和众国那样的共和国。 它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形成。 蔡元培 留学生和学界 光复会 1904 黄兴 宋教仁 留学生和学界 华兴会 1904 孙中山 华侨和会党 兴中会 1894 领导人 主要成员 名称 成立时间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政治纲领: 机关刊物: 指导思想 : 性质: 意义: 同 盟 会 的 建 立 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905年8月 日本东京 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孙中山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民报》 三民主义 1905年11月,在日本东京创办的同盟会机关报— 《民报》 孙中山手书的同盟会纲领 孙中山题著《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核心 推翻清政府统治 推翻君主制 建立民主共和国 改革土地制度 三民主义地位如何?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镇南关起义(1907.12) 孙中山.黄兴 萍浏醴起义 黄花岗起义 浙皖起义 2、武昌起义 1、概况: 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地点:武昌 人物:金兆龙等 经过: 杭州 贵阳 昆明 广州 长沙 福州 南昌 苏州 上海 安庆 武昌 江宁 镇江 西安 太原 成都 ★各地响应起义 武昌起义后全国15个省宣布独立 ★武昌 3、中华民国的建立 (1)1912年1月1日,建中华民国,孙中山在南京就职临时大总统 (2)帝制的终结: 1912年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标志着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 (3)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1912年3月,袁在北京就职,篡夺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开始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4、历史意义: 推翻了------,结束了----,使-----深入人心。 临时大总统 国旗 时间 国都 纪年 纪元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 南京 五色旗 公历纪年 民国纪元 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中华民国的成立 例题: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民国四年资本额增为一百万 元……随后又于1918年增加资本为五百万元,一时变成了中国卷烟业的巨子。 回答:“民国四年”为公历哪一年? “1918年”为民国哪一年? 1915年 民国七年 民国与公历换算(Y=民国某年;X=公历某年) 公式:Y=X-1912+1 X=Y+1912-1 汉 满 蒙 回 藏 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阵营承受着巨大压力 四、袁世凯篡夺革命胜利成果 清政府 袁世凯 帝国主义列强 进攻汉口和汉阳 政治讹诈 军事威胁 外交孤立 经封济锁 革命党人 立宪派和旧官僚 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退让,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 有人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是一次成功的革命;也有人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