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学]镁基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 ------镁基复合材料 江龙康 田 原 余 晴 赵 旭 赵宇飞 倪文涛
镁基复合材料
镁基复合材料的初步认识
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及其展望
镁基复合材料的初步认识
应用
结构
制备
工艺
性能
结 构
常见镁合金基体
制备工艺
粉末冶金法 (Powder Metallurgy)
喷射法 (Spray Forming)
熔体浸渗法 (Melt Infiltration Process)
铸造法 (Casting Route)
原位生成技术(In-situ formation)
粉末冶金法 (Powder Metallurgy)
制备工艺
简称PM法,是利用粉末冶金原理,将基体粉末与增强颗粒按设计要求的比例进行机械混合,然后再压坯、烧结或直接用混合料进行热压、热轧、热挤成型来制备镁基复合材料的方法,是较早用来制备镁基复合材料的工艺。
喷射法 (Spray Forming)
一种快速凝固法,包括喷射沉积法、熔融旋压法等
熔体浸渗法 (Melt Infiltration Process)
将增强相预制成形,再通过压力,将熔融的基体金属渗入到预制体间隙中,达到复合化的目的。熔体浸渗法包括压力浸渗、无压浸渗与负压浸渗。
铸造法 (Casting Route)
制备工艺
挤压铸造法(Squeeze Cast)是通过压机将液态金属强行压入增强材料的预制件中以制备复合材料的一种方法;
搅拌铸造法 (Compo-Casting)是靠机械、电磁或超声波等搅拌方法,使增强颗粒充分弥散到镁基体合金熔体,最终浇注或挤压成型的工艺方法。
原位生成技术(In-situ formation)
原位反应自生增强法( In-situ Reaction Synthesis)通过基体合金与反应物发生一定化学反应,在基体中原位生成所需的增强体来制备复合材料。
原位反应复合(In situ Reactive Process)通过放热反应,在基体内部生成相对均匀分散的增强体,增强体与基体近似处于平衡状态,形成的低能界面使原位复合材料在本质上处于稳定状态
原位反应自发浸渗工艺(Insitu Reactive Infiltration Process)
利用金属熔体自发渗入和原位放热反应直接合成增强相这2个工艺过程进行有机的结合制备出镁基复合材料
其他技术
薄膜冶金工艺 (Foil Metallurgy Processing)
RCM法 (Rotation Cylinder Method)
DMD法 (Disintegrated Melt Deposition)
重熔稀释法 (Remelting and Dilution )
低温反应自熔 ( RSM)
混合盐反应法 ( LSM )
放热反应法( XD)
气泡法 (Gas-bubbling Method)
反复塑性变形法(Repeated Plastic Working)
制备工艺
性能
镁金属的性能优势
镁金属是当前所用结构金属材料中最轻的金属,具有比其它金属都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抗震、抗冲击性能好
镁合金耐腐蚀性差是限制其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
但是
密度低,比强度和比刚度高,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冲击性、优良的尺寸稳定性和铸造性能,是一类优秀的结构与功能材料
主要特点
性能
若是利用镁合金做基体制作复合材料,则能够在保护镁合金的同时又能发挥镁合金比强度高的优点
内部因素
增强相种类
增强体属于硬质的颗粒、短纤维(或晶须)、长纤维,此种情况下增强体的引入使得基体硬度提高,导致材料耐磨性增加。
增强体形状及取向
在种类、体积等其它属性相同的情况下,形状圆润的增强体有利于复合材料耐磨性的提高。
增强体体积分数
在体积分数较低时,镁基复合材料的耐磨性一般随硬质增强体体积分数的增加而提高
优良的耐磨性
性能
外部因素
复合材料的磨损率随载荷的增大而增加,存在一个磨损由轻微向剧烈转变的载荷,石墨的加入延迟了复合材料向剧烈磨损的转变。
正载荷
不论是内部因素还是外部因素,都是通过影响磨损机制而对镁基复合材料的磨损特性施加影响。
B4C和SiC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
B4C和SiC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比基体合金耐磨性能有较大提高
镁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
性能
加入纳米SiC后,材料从轻微磨损到严重磨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工学]计算机网络第2章.ppt
- [工学]计算机网络管理复习大纲答案.doc
- [工学]计算机网络授课课件第十一讲_网络层6.ppt
- [工学]计算机网络第4章.ppt
- [工学]计算机网络统考串讲习题部分.pdf
- [工学]计算机网络第4章 MAC层.ppt
- [工学]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教程第四版第12章 电子工业出版社.ppt
- [工学]计算机软件基础孟彩霞第7章 关系数据库系统.ppt
- [工学]计算机网络课件第02次CH1-5ed_概述02.ppt
- [工学]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件-第2章 常用数据结构及其运算2非线性.ppt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