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诊疗银屑病.doc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医结合诊疗银屑病

中西医结合诊疗银屑病 发布时间:2008-10-10 20:17 一、祖国医学对银屑病的研究概述   ??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该病经过缓慢,具有复发倾向,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严重。与祖国医学文献中记载的“白疕”、“蛇虱”、“疕风”、“松皮癣”相类似。早在公元前14世纪,殷虚甲骨文中就有“疕”字的记载,当时泛指一般皮肤病,从其字形结构上看,是病字头加上一个匕首的匕,如同匕首刺入皮肤一样,以形容其病情的顽固性。《周礼·天官·医师》曰:“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疡者造焉。”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方《五十二病方》中也有“身疕”的记载。“白疕”一词的记载首见于明《证治准绳·疡医·诸肿》,其曰:“遍身起风疹疥丹之状,其色白不痛,但痒,搔抓之,起白疕。名曰蛇虱。”白疕作为一个病名始载于清代《外科大成·卷四》:“白疕,肤如疹疥,色白而痒、搔起白屑,俗呼蛇虱,由风邪客于皮肤,血燥不能容养所致”。至清许克昌《外科证治全书》对本病描述更为详尽,文中记载:“白疕(一名疕风)皮肤燥痒,起如疹疥而色白,搔之屑起,渐至肢体枯燥坼裂,血出痛楚,十指间皮厚而莫能搔痒。”《医宗金鉴·外科心法》白疕记载:“白疕之形如疹疥,色白而痒多不快,由风邪客皮肤,亦由血燥难容外。”不但描写了白疕的主要症状是皮疹色白有白屑,伴有瘙痒,同时阐明了发生的原因是由于风邪客于皮肤,或阴血枯燥不能营养于外而致。此外,历代医家所记载的“干癣”、“白癣”、风癣“等,其病名虽异,但它们各自所描述的症状与白疕相似。   历代医家对白疕病因病机的论述包括内外因两方面,多主张内有血虚燥热,外受风邪,皮肤失气血之润所致;内因方面注重血分的变化,其中血热、血燥、血虚为常见的内在发病基础;外因方面,以风邪为主,并与寒、湿、燥、毒等相兼致病,内外因相互作用而发病。    [1] 血热说     《外科大成》论白疕时指出:“由风邪客于皮肤,血燥不能荣养所致。”陈实功《外科正宗》说癣病:“总皆血燥风毒客于脾、肺二经”所致。明代李梃认为“疥癣皆血分热燥,以致风毒客于皮肤”。   赵炳南认为本病的发生血热是机体和体质的内在因素,是发病的主要根据。然而血热的形成,是与多种因素有关。外因方面主要是由于外受风邪或夹杂燥热之邪客于皮肤,内外合邪而发病。朱仁康认为“血分有热”是银屑病的主要原因,初发者常因血热毒邪外盛生风,风盛化燥,朱老称为“血热风燥”。    [2] 血燥说     祖国医学称银屑病为白疕,以鳞屑性红斑,燥起白皮,点状出血为本病主要诊断依据。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将六气之燥与起白屑的五色之白,四季之秋,五脏之肺以及形体皮毛等有机地联系起来,就可以得出该病的病因为“燥邪”。赵炳南认为风邪燥热之邪久羁,阴血内耗,夺津灼液则血枯燥而难荣于外。血热和血燥两种类型,又是该病互为因果和相互关联的两个阶段。    [3] 血虚说     顾伯华认为本病因营血亏损,生风生燥、肌肤失养而致。初起多夹有风寒或热之邪侵袭肌肤,以致营血失和,气血不畅,阻于肌表而生,也有兼因湿热蕴积,外不能宣泄,内不能利导,阻于肌表而成;病久风寒、风热、湿热之邪已化,而气血耗伤,则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更为显露;或因营血不足,气血循行受阻,以至瘀阻肌表而成;或因肝肾不足,冲任失调,更使营血亏损。    ?? [4] 血瘀说     《医林改错》提出本病由于血行不畅、瘀热不化而成瘀血之证。秦万章认为银屑病患者存在着血瘀的指征。     ①肌肤甲错,关节不利;     ②损害处鳞屑刮除可见点状出血;     ③30%患者舌质偏紫或有瘀斑。     通过现代医学手段研究,微循环检查可见皮肤毛细血管扭曲,血液物化特性测定常有全血粘度增高,皮肤病理检查显示真皮乳头毛细血管扩张、僵直等。以上均提出银屑病确实存在血瘀征象,从而为活血化瘀治则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现代医学对银屑病的研究概述     1.流行病学调查     1984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银屑病患病率为0.123%。其中97.98%为寻常型,脓疱型、关节病型及红皮病型仅占少数。国外报告在自然人群中患病率从0%~5%之间。其中斯堪的纳维亚人接近5%,而南美土著印地安人为0%,存在很大差异。    ??????? 2.发病机制的研究     现代医学认为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到目前为止尚无明确定论。近10年来人们从遗传学角度、免疫机制、精神因素、感染因素、生化方面、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学及角朊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调节等方面对银屑病的病因病机进行了广泛研究并指导临床用药。尤其是近几年来关于银屑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有了显著的进展,其中关于遗传学、免疫学、感染学以及微循环障碍及精神心理因素等与银屑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尤为重视。 ???????? [1] 遗传学研究     发现银屑病的家族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发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odk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