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嘉兴产业聚集下的外贸依存及产业风险分析【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嘉兴产业聚集下的外贸依存及产业风险分析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中国产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国际市场,扩大了原材料的来源,加快了技术、管理等知识的引进,帮助中国成功地摆脱了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会遇到的资本外汇很短缺的制约,同时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入到国际经济中去,对外开发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而这又推动了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持续上升,一度达到全世界最高水平。就其他国家的外贸依存度水平来看,通常不会超过30%,即使是以外向型经济而著称的日本,2007年其GDP为45690.31亿元(联合国《国民核算统计年鉴》),进出口总额为13340亿元,外贸依存度不过才29.2%;但中国外贸依存度在1995年就达到39.7%,今年持续在70%左右,只有在2005年由于汇率改革后因人民币升值才下降,2007年为96,4%,2008年外贸依存度外为58.3%,出口依存度为32.5%。
嘉兴是一个典型的产业聚集地区,产业集聚下的外贸依存度很高,一旦国际市场发生变化,对嘉兴的经济可能造成严重的打击,还会引起聚集产业的相关风险。分析产业聚集与外贸依存度及产业风险之间关系,为规避风险提供相关依据。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一)国内研究动态
1、关于产业风险的内涵界定及相关概念
(1)产业风险的内涵
国内外对于产业风险的研究不是很多,相关的研究或是相关报道都会有产业风险字眼出现,但是沒有进一步阐述产业风险的定义。对现有的研究文献来说,理论界对于产业风险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定义,国内外的研究机构和学者对产业风险的定义与内涵提出了不同的理解。国内学者郭敏华(2000)在其所写的《债信评等》一书中对于产业风险的定义为发行公司所属产业在国内经济上的相对重要性及其特定的风险与机会。还有国内学者罗志松(2007)在其所著的《外资并购的东道国风险研究》一书中也相应的提到了关于产业风险的定义与内涵,他指出“产业风险实际上是指产业安全的风险,是产业受损害的程度。”同时指出,“产业安全关系到产业发展和产业竞争力。从产业风险的产生根源分析,存在着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2)关于产业风险的研究
虽然在理论界关于产业风险的研究还是比较少,但是实务界则有不少公司提供产业风险评估的服务。关于产业风险的研究。陈伟忠、汪应洛(1998)以高新技术产业风险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因素、风险—效益机理和风险评价模型。有学者研究了房地产业风险,刘平(2006)基于地区房地产业发展的自身特点,研究了区域房地产业的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杨文臻(2005)基于我国煤炭行业业绩增长的原因分析,提出了煤炭产业发展中如何规避风险。东吴大学余朝权教授(2004)在其研究课题《台湾制造业产业风险指数建立可行性研究》中针对国内实务需求与政策指导须要,进行指数建立可行性分析,建立了一套产业风险衡量指标和评估方法,拟以评估我国不同产业之产业风险,并确认编制产业风险指数的重要组成要素。
2、对我国贸易依存度上升的风险分析
在于认为外贸依存度过高的学者,他们主要是通过它背后的产业结构、贸易方式、贸易目的地、出口市场结构等方面研究对国内带来的风险。刘向尧(2009)对外贸依存度和三个产业比例回归分析中发现:外贸依存度与第一、二产业比例是正相关的,而和第三产业的比例成负相关。中国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而对外贸易加工贸易产品为主,第三产业相对较小,在中国现在呈现出的是外向型经济的特点,经济发展一旦依靠了外贸,那就必然会发生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争夺资源的情况。国内的各种资源都会逐渐的向出口部门转移,国内贸易就会相对的缺少必要的资源。长期来看,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发展的速度差距就会扩大,资源分配失衡。彭金荣和陈利(2005)在对于中国高外贸依存度的形成及国际比较后,得出近年来由于中国过高的外贸依存度而带使得外部贸易摩擦频繁,阻碍中国企业的外贸发展。对外贸易的过大,会很快的超过进口国家的市场承受能力和相关产业的承受能力,一旦突破了进口国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出现针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感、抱怨;同时中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占的不断扩大,这会加大对其他国家的同类产品的竞争力,在这样情况下贸易摩擦和冲突就会更容易产生了。由于中国对外贸易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而这又与就业息息相关,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出现就业风险,对这刘光溪和陈泰锋(2004)通过对服装出口的测算,显示出口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全国服装产业就要下降0.5个百分点,全国就会有3.6万人失业。贾欢欢(2006)对中国外贸市场的分析得出,中国的外贸市场过于集中,主要是美国、日本等大国家。过于集中的市场,一旦这些国家的经济发生变化,就会影响到中国的贸易,不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