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境关.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胜境关

惯有“云南东大门”和“八宝之乡”名号的富源县有着一个神奇的地方——胜境关(“号称天下第一奇观”)。 ????? 说他“神”是因为此地常年云雾环绕,如同仙境、说他“奇”是因为他作为滇黔的交界之地,位于富源一边的士壤是红的,而贵州一边面的士壤则是褐色的,真的很雄奇壮美。如果到过此地的人无不称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朋友如果你也想一睹这里的风采,就让我为你细细到来滇南胜境西距富源县8公里,是宣威岭上的滇黔分界线,又是元代以来中原内地入滇的重要通道,数百年来这里留下了多少云南人进京赶考的兴奋和京官入滇的感叹,不少文人墨客、民族英雄曾在此挥毫,不仅是文化积淀厚重的历史见证,也是自然气候的分界线,故有以“天”为界的界坊和以“地”为界的山涧神奇景观。历史上不断在胜境关修建建筑物,历史名人填诗作赋,撰联勒碑,形成了滇南胜境坊、石虬亭、胜境驿、关隘城楼、石龙古寺、鬻琴碑、古驿道、古炮台、胜境公馆等组成的旅游胜地。 滇南胜境坊始建于明朝景泰4年(1453年)。坊高13.32米、宽11.2米,十二楹柱,九级斗拱,重檐翘角,高坊长额,正中镶嵌“滇南胜境”巨匾,雄伟壮丽,气势恢宏,耸立于三、四公里外的视野中。坊柱两边各立石狮一对,面滇石狮黄土红尘,面黔石狮身覆青苔,是“雨狮好黔,风佰好滇”的聚焦点,两重“天”分界的奇妙景观令来往游客感叹不已,明代著名学者杨升庵就此称:“日月之阴、径寸而移,雨场之地、隔陇而分”。 关隘城楼,始建于清朝咸丰四年(1854年),重建于光绪十六年(1891年),“文革”期间被拆毁,1990年恢复原状。城墙高7.8米,厚8.3米,城墙沿用古代原拱风格,门上刻有“胜境关”三个大字。关隘城楼横架古驿道上,城依山雄,山因楼秀,登台远眺,关隘山水,尽收眼底。 胜境驿,是古驿道的要冲,清朝康熙三十四年(1696年),总督王继文派人在“石虬亭”前新建房屋三间为尖站,作为来往官员休息之地,故而民俗常将“石虬亭”和驿站融为一体,统称为“接官亭”。 “雨师好黔,风伯好滇”是当地的气候特点。牌坊中间两对石狮,一对面向云南,一对面向贵州,面向云南的这一对身披红土,面向贵州的一对身覆青苔。毛泽东的《长征》有名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一带的乌蒙山脉的磅礴气势和烟雨泥泞一定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清代大名士杨升庵贬途中过此留下名句:“西望,山干天豁;还观,则箐雾瘴云,此天限二方也”在云南贵州交界的宣威岭,有一座“山界滇域,岭划黔疆”、“风雨判云贵”的天下奇关——胜境关。?  ??    ????胜境关属云南富源县管辖,是古代由黔入滇的主要通道,有“全滇锁钥”之称,至今仍留有秦汉时期修筑的五尺道。时景泰年间,云南巡抚洪弼为“助风风水之兴”,“补山川之胜”,派人建界坊于岭上。现存界坊系1923年重建。重建的界坊高14·8米,宽11·2米,为三开间木石结构牌楼。牌楼的正搂较高,两侧楼稍低,由12根楹柱支撑,上有9级牌楼斗拱托起飞檐。琉璃瓦的坊顶上有8条造型别致的吻龙与坊顶正中的金黄葫芦闪相辉映,十分壮美。牌楼上绘有清新秀雅、超凡脱俗的松、竹、兰、梅图案。界坊正中书写着“滇南胜境”四个大字。?  ?    ????天下奇关胜境关有两奇。第一奇是以“天”为界的界坊。界坊坐西向东,西边是云南,东边为贵州。云南这一边晴天多,雨天少,干燥多风;贵州那一边雨天多,晴天少,湿润多雾。明代杨升庵《滇程记》中写道:“日月之阴,经寸而移,雨场之地,隔垄而分。”数百年来,过往胜境的骚人墨客都有这样的感受。使用权人惊奇的是,“雨师好黔,风伯好滇”的气候特征,在同一座界坊上也显得这样分明——界坊前后的两对石狮子,面对贵州的那一对身覆郁郁青苔;面向云南的这一对身披薄薄尘土。从前,界坊的楹柱上还悬挂着这样一副对联:“咫尺辨阴晴,足见人情真冷暖;滇黔原唇齿,何须省界太分明。”? ?    ????胜境关的第二奇,是以“地”为界的分草岭。距界坊不远,有一条小溪,小溪两边土色各异,靠云南这边土偏红,靠贵州那边土偏黑。使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就连地上的小草刀分别向各自的境内倒卧。发现此等怪现象的古人,便将此地命名为分草岭。?  ?    ????在胜境关界坊附近,还有古驿站、古城堡、关圣庙、石虬亭、古龙寺等古建筑。石虬亭原名万里亭,始建于明万历二年。亭前有一处露出地面的石灰岩,状如两条虬龙盘卧。对此民间流传着一个美妙的传说:贵州老龙王的二公主向往胜境关奇特秀丽的风景,就变成一个妙龄女郎来游胜境关。没想到,云南老龙王的三太子也变成一个年轻后生来逛胜境关。两人一见钟情,就在亭前倾诉衷肠。不知不觉中,太阳已从东方升起,他俩再也无法恢复原身重返龙宫了,于是便化成了一对石龙,如胶似漆地拥抱在一块。?  ?    ????石龙寺的建筑规模不算大,但精巧美观。传说旧时游览此寺,须由僧人带领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