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演讲致辞]社会管理创新讲话
李德进同志
在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大维稳格局会议上的
讲 话
(2011年9月 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县委政府召开的十分重要的会议,在省市连续召开全省、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县十次党代会和全县领导干部会议刚刚召开的时候,在当前各项工作任务非常繁重的情况下,我们专门召开高规格、大规模会议,专题对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大维稳工作格局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充分体现了这项工作的重要程度。刚才, 同志宣布了县委政府《 的实施意见》, 同志提出了明确要求,大家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就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要深刻认识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今年开始,社会管理创新成为一个热点问题。中央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完善社会管理”以来,2010年两会期间,温家宝问题提出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今年以来,创新社会管理从政策层面有了在跨越,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举行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发表了重要讲话;2011年的全国两会上,“社会管理创新”一词首次以重要篇幅写入政府工作报告;5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7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社会创新管理的意见》;目前,河北省的相关文件也已经制订,正在进一步征求意见。从执政的角度来讲,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有两个维度:一是从时代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我们的社会,二是从以人为本的高度系统谋划社会治理的改善,最终实现社会有序和社会发展。在当前的发展阶段,我们为什么把社会管理创新问题看得这么重?
从历史沿革看:社会管理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秦汉以来的农村自治,总的特点是“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县以下不设行政机构,这种依靠士绅阶层、宗族势力和社会伦理为基石的乡村自治,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仿照前苏联斯大林时期的集中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把经济与社会混为一体,国家把社会当成“下级”,依靠“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和企事业单位体系来提供服务、管理社会。第三个阶段是改革开放以来,对农村人民公社和城镇“单位”体制进行有效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还权于民,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成了群众性自治的新载体。
从社会现实看:与过去相比,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城镇化和信息化深入推进,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特殊发展阶段,对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一是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市场主体多样化和就业方式多样化带来了行业、单位之间的收入差距,成为群众对社会不满的重要因素;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要素多样化,而且劳动收入、工资性收入在分配中的比重明显偏低,引发绝大多数普遍劳动者的强烈不满;市场经济的竞争性特征也使得下岗失业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同时,资源配置中一些不合理、不合法方式导致部分群众利益受损引发不满情绪。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中国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说法,市场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社会不平等感加剧的重大挑战。
二是农业到工业、农村到城市的变化。我们在用3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历程的同时,也不得不集中面对发达国家几百年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挑战。一方面存在进入工业化中期,劳动密集型企业减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吸纳社会劳动力能力降低与就业群体不断扩大的矛盾;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有4亿多农民进入城市,由此带来了城郊和旧城征迁、流动人口管理、农民工公共服务、户籍问题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深入推进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对我们带来了就业结构、户籍管理、社会保障等社会政策跟进的重大挑战。
三是从物质性需求到社会性需求的变化。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群众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人们的需求也由原来的生物性温饱需求上升到安全的需求、归宿的需求、社会公平和尊重的需求、友爱的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等社会性需求,具有明显的多层次和多样化特征,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需求和价值取向同时存在。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群众的抱怨情绪会越来越大,“端着碗吃肉,放下碗骂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提升。社会性需求的上升与供给的严重不足对社会管理提出了重大挑战。
四是全能政府到公民社会的变化。相对独立的公民社会在迅速崛起,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之一。改革开放前,政府是社会管理的惟一主体,单位和人民公社是进行社会管理的主要空间。随着政府职能转变、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和公民意识的增强,公民社会的特点越来越明显。政府社会管理的职能主要体现在规范社会组织活动、为公民社会的自治提供制度环境,并与社会组织一起共同管理社会事务,政府职能退出的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