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传统文化优势创新社会管理模式.docVIP

挖掘传统文化优势创新社会管理模式.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挖掘传统文化优势 创新社会管理模式 2011年3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自2005年以来,湖南省浏阳市文家市镇党委、政府充分尊重群众创造力,积极探索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在全镇100多个屋场先后推行屋场自治的社会管理模式,探索出一条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交融,群众自治与紧密结合的社会管理新路子,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效果。自2005年该镇在全市率先实现财政税收过亿元以来,财税总量连续十年位居该市乡镇首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同步发展,彰显了党委领导下的社会管理创新的强大力量。 一、推陈出新,变宗族屋场为幸福屋场 文家市镇姓氏相对集中,历经多年形成了按姓氏聚居的特殊模式。狭隘的宗族观念成为既容易引起矛盾纠纷,又在一定程度阻碍了民主法制建设。在屋场自治过程中,我们坚持推陈出新,使相对狭隘的本姓屋场成为全体居民的幸福屋场。 去宗法观念,扬法律意识。屋场自治最核心的内容是坚持以“法治”为本,以“德治”为辅。提高法律意识,最关键的是变管理人员(或族长)的“家规”治理陋俗为“国法”治理方针。因此,我们对申请立屋场自治中心的屋场理事会成员(每个屋场自治中心由屋场代表推选出5-7名理事会成员,一般是以族长或德高望重、威信高的人担任),由镇司法所组织进行《村民自治法》、《民法》等法律法规培训,使理事会成员成为法律法规的宣传员和党的政策执行者。此外,为切实转变根深蒂固的“宗法”观念,我们还在屋场自治中心建立“农家书屋”、“文化书屋”,免费赠送法律读本;聘请镇维稳协会、计生协会理事成立了法律宣讲团,到各屋场开展巡回宣讲。通过系列的普法活动,实现了宗族礼仪的道德约束力与法律法规的行为限制力的完美结合。 去等级思想,扬平等意识。在乡村生活秩序中,宗族长,辈份高,经济实力较强的人往往更有面子,高人一等。而那些辈份低、经济条件较差的人似乎处于弱势,低人一等。建立公平公正的生活秩序、伦理秩序就好比提高群众幸福的温暖阳光。而文家市镇屋场自治的核心就在于建立了屋场自治章程,该章程内容由理事会成员根据村民意见汇集整理,提交屋场居民代表会议公投表决通过。屋场理事会与屋场所有居民签订自治承诺书,并在屋场户主代表会议上公开递交承诺书,承诺兑现情况由屋场自治中心在年度内进行点评。这样就有效去除了乡村生活中的等级思想,实现了所有屋场居民平等参与屋场事务,平等履行自治责任,平等享受决策权利。 去狭隘观念,扬开明意识。随着农村人口流动性加大,一些屋场内不断迁入非“原住民”,屋场姓氏也呈现出多样性。而传统宗族观念对于异姓具有明显的排斥性,大姓与小姓之间的对立,容易导致乡村关系的孤立。推行屋场自治以来,屋场理事会大力开展屋场文化大家乐、屋场广场舞会等群众性文娱活动,加深屋场居民之间的交流。屋场理事会广泛开展“优秀母亲”教子心得交流,敬老之星、清洁之星、农事里手等评选活动,屋场居民间互帮互助,互敬互爱,情感纽带紧密了村民之间的联系,形成了“屋场一家亲”的和谐氛围。 二、与时俱进,转传统文明为现代文明 文家市镇宗族文化里蕴藏着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传承,对于塑造道德情操,提升人文环境,具有重要价值意义。尊重群众思想,延续传统文脉,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根基所在。在推行屋场自治过程中,我们坚持“破”、“立”结合,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实现了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的科学嫁接,形成了屋场自治的文化体系。 去粗取精,弘扬传统文化优势。文家市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早在春秋时期就是“东南锁钥,吴楚咽喉”的兵家必争之地,秋收起义会师革命胜地红色文化旗帜鲜明,宗姓文化更是充满地域特色。推行屋场自治以来,我们弘扬优势,去粗取精,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源泉。如玉泉村蔺氏屋场至今保留有李鸿章亲笔题名的“德媲相如”牌匾,在屋场自治章程制订中,他们大力弘扬蔺相如“舍生取义、完璧归赵”的高贵品质,教育屋场居民诚信为本,国家至上;岩前村槐花屋场保存有朱轼亲书“清时登俊”金匾,他们结合岩前中学坐落在辖区的特点,注重教育屋场居民崇德沦智、尊师重教;文华村邱桥屋场发扬“义门陈”的优良品质,引导屋场居民团结友助,和谐共进;五神村黄圃屋场则根据屋场“出人才”的特点,告诫屋场居民铭记故里,回报桑梓。各具特色的宗族文化、屋场文化在全镇百花齐胜,极大激活了群众性自治热情,增强了屋场自治管理的灵活性,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不竭动力。 嫁接提升,彰显现代文明风尚。文家市镇的屋场自治,把乡土文化和现代精神对接成了“和谐文化体系”,把旧的“族规”提升成了“新立家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家族祖训与“八荣八耻”等现代文明相融合,形成了符合主流价值文化方向的“新立家训”,各屋场把提升后的家训印在祠堂显要位置,发放到每个家庭,成为新的思想行动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