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北部汉水以东地区新石器晚期文化兴衰与环境的-第四纪研究.PDF

江汉平原北部汉水以东地区新石器晚期文化兴衰与环境的-第四纪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汉平原北部汉水以东地区新石器晚期文化兴衰与环境的-第四纪研究

第 30卷 第2期 第 四 纪 研 究 Vol.30, No.2  2010年3月 QUATERNARY SCIENCES March,2010 doi:10.3969/j.issn.10017410.2010.02.10 文章编号  1001-7410(2010)02-335-09 江汉平原北部汉水以东地区新石器晚期 文化兴衰与环境的关系 ① ① ② ③ 史辰羲  莫多闻  刘 辉  毛龙江 (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871;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武汉 430077; ① ② 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院,南京 210044) 摘要  新石器晚期江汉平原北部汉水以东地区成为长江中游的文化核心区,出现了文化高度繁荣又快速衰落的 逆转,处于发展初期的区域文明走向崩溃。文章基于屈家岭剖面常量元素氧化物和 TOC含量的分析结果,综合多 种环境要素,探讨汉水下游地区全新世中晚期地貌、气候、水文等环境变化与文化兴衰的关系。研究认为,该地区 54~46kaBP.的气候整体暖湿,晚期暖湿程度有所降低;46~42kaBP.气候较为稳定,温暖湿润程度有所回 升;42~27kaBP.气候处于持续变干凉阶段;27~05kaBP.气候温湿程度开始回升,并略有波动,但 比 42kaBP.前仍然偏干凉。以岗状平原为主的江汉平原北部地区优越的地理环境,整体暖湿的气候,为屈家岭文 化、石家河文化的高度繁荣提供了环境基础,该时期的聚落数量和分布密度达到了长江中游新石器时期的最高峰。 石家河晚期的气候变干变凉,对文化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不是石家河文化衰落的主要原因。该地区 5~ 3kaBP.的水位存在波动上升的趋势,这种变化主要受构造沉降、全新世以来海面上升和泥沙淤积的控制。江湖水 位的波动上升而引起的洪患加剧,及人类活动向地势低平的江汉平原腹地扩展,这种水文过程和社会发展过程的 矛盾,到石家河文化晚期尤为突出,可能是导致石家河文化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该地区内部或同其他地区之间 的冲突可能加速了石家河文化的崩溃。 主题词  江汉平原 汉水 新石器晚期 古文化 环境演变 中图分类号   K871.13    文献标识码  A   古文化兴衰通常认为受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控 关于石家河文化衰落的原因存在争论,有些学者认 制[1],但环境演变是人类活动规模和文化特征的重 为与外部入侵、疫病流行 和文化 自身特性有 [2] 关[29,30];在江汉平原开展 的许 多环境演变研 要影响因素 。气候作为最重要的环境要素,与人 类活动的耦合关系受到国内外环境考古学界的普遍 究[12,13,16,31~37],则表明气候变化、灾难性洪水对石家 关注,在尼罗河、两河流域[3~5],我国的东南、西北、 河文化衰落的影响更大。本文基于屈家岭剖面环境 华北地区,都取得了显著 的研究成果[6~14]。洪 指标的变化特征,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在综合多种 水[15~18]、海面变化[19~21]、地貌[22~24]等环境要素对 环境要素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江汉平原北部汉水以 人类活动的影响也逐渐被重视。 东地区全新世晚期以来古文化兴衰与环境的关系。 江汉平原北部汉水以东地区是新石器中晚期文 [25,26] 1 新石器晚期古文化发展 化高度繁荣、人类活动强度较大的区域 ,屈家 岭文化时期该地区成为长江中游的文化核心区,石 江汉平原北部汉水以东地区新石器文化早期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