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高考语文复习方案教师版.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7高考语文复习方案教师版

一、论述文阅读 二、文言文阅读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 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B.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 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C.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D.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休烈忠诚机敏,谨遵职业操守。他自幼好学,入仕后受到杨国忠排挤,离京到地方任职;安禄山叛乱后,他直言不讳地回答了肃宗关于史官职责的问题。 B.休烈审察形势,做好本职事务。当时历经战乱,典章史籍散佚,他提出购求当朝大典以备查检使用,最终得到前修史官韦述家藏《国史》一百余卷。 C.休烈淡泊名利,终生好学不倦。他虽遭贬职,却恬然处之,毫不在意,在朝三十余年,历任要职,并无多少积蓄;喜好典籍,终日捧读,直至去世。 D.休烈夫妇去世,尽享身后哀荣。他夫人去世,皇上特诏追赠她国夫人;他本人去世,皇上追念许久, 三、古典诗词阅读 诗歌鉴赏试题常见类型: 写了什么 技巧作用 什么感情 风格如何 字词妙处 比较异同 【总结】景物描写的作用: 奠定基调 渲染气氛 烘托形象 交代背景 推动情节 四、小说阅读 原著研读: 《林黛玉进贾府》 《项链》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经典试题: 2007湖北卷《日月行色》 2009海宁卷《农妇和牛》 2012课标卷《马裤先生》 2013课标卷《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 五、人物传记阅读 阅读题方法小结: 目标阅读 全面筛选 分类概括 适当阐释 ①一般与小说搭配出现,其试题难度一 直低于小说阅读。 ②考查重点在于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概 括。 ③分点列答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戴安澜自幼对岳飞的《满江红》、文天样的 《过零丁洋》等 诗篇熟读成诵,常常手自笔录并吟唱,以此激发自己和官兵 的爱国热忱。 0 B.在给夫人王荷馨的家书中,戴安澜表明了为国战死的决心, 认为这是军人的极 大光荣,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妻子儿女 日后的生活。 1 C.面对形势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困境,戴安澜坚决不同意要 他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的提议,奋而率部突围, 与日寇死战。 0 D.戴安澜从缅甸“马革裹尸还”的情景,感动了沿途无数民 众,有人献出楠木寿材抚慰英灵,也曾出现万人空巷跪迎灵 车的盛况。 2 E.戴安澜临危受命,率第200师官兵驰援缅甸,固守东瓜,收 复棠吉,以浴血沙 场、为国捐躯的壮举,谱写了抗日救国的 新《采薇》。 3 仔细比对找硬伤 (2)有人说《自由报》记者宗祺仁是共产党,提醒戴安澜多加提防,他却回答“何防之有”,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戴安澜这样回答的理由。(6分) ①国难当头,应以民族大义为重,戮力同心,共赴国难; ②宗的见解卓越,报道真实感人,是少有的爱国志士; ③作为莫逆之交,只应相互敬重,不能彼此防备。 为了抗战大业,戴安澜摒弃党派成见,团结爱国人士。《自由报》记者宗祺仁前来采访,与他彻夜讨论时局,探讨国共合作抗日的未来,两人很快成为莫逆之交。这时有人提醒戴安澜,说宗是共产党,须多加提防。他坦然答道:“现在是国共合作抗战,何防之有?宗是否共产党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是新闻记者,写过许多真实感人的报道,有卓越的见解,我们正缺少这样的爱国志士。”几天后,他还把自己的军事著作交给宗祺仁修改并题词。 形势 人品 交情 找准区间,筛选概括,多为三点 【参考答案】 (3)戴安澜率第200师赴缅途中,赋《远征》二首以明志。诗中涉及哪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又表达了什么志向?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 其一 其二 万里旌旗耀眼开, 策马奔车走八荒, 王师出境岛夷摧。 远征功业迈秦皇。 扬鞭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