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防水的接缝密封施工工艺标准(QB-CNCEC J040302-2004).doc

屋面防水的接缝密封施工工艺标准(QB-CNCEC J040302-2004).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屋面防水的接缝密封施工工艺标准(QB-CNCEC J040302-2004)

屋面防水的接缝密封施工工艺标准 (QB-CNCEC J-2004) 1 一般规定 各等级屋面防水的接缝密封嵌填施工都应遵循本工艺标准规定。其基本构造和处理原则也适用于建筑结构其它防水接缝的密封处理。 1.0.2 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3)《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1.0.3 屋面防水的接缝密封基本有三种类型: (1)屋面结构层的密封处理。如变形缝、水落口、穿出屋面的管道、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板端缝及部分侧缝等。 (2)避免影响防水层防水质量的其它屋面结构层密封处理。如找平层分格缝、保护层分格缝等。 (3)保证防水层防水效果的密封。如刚性防水屋面防水层分格缝、刚性防水层与屋面突出结构间的缝隙、刚性防水层与檐沟的接缝密封等,以及卷材和涂膜防水层的收头、泛水和其它细部的密封处理。 1.0.4 结构层板缝防水密封处理的典型结构形式见图1.4所示。 (1)“衬垫背衬材料 ?密封嵌填 ?外露面加保护层”是所有接缝密封处理的基本构造形式。 (2)屋面基层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板端头缝、涂膜防水无保温屋面基层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板侧缝位置,按典型结构形式处理。 (3)屋面的各种变形缝、以及刚性防水屋面防水层分格缝以及与突出结构间的预留膨胀缝隙、卷材和涂膜防水层整体刚性保护层分格缝等,对接缝的上口密封都应按典型结构形式处理;接缝的下部采用憎水的可压缩材料填充、还是作其它处理应遵循不同防水层细部构造的要求。 (4)其余接缝的密封,可直接采用密封材料嵌填。如水落口周围密封处理、卷材和涂膜收头、刚性防水层檐沟缝等等。密封形式应遵循不同防水层细部构造中的要求。 1.0.5 使用密封材料的耐热度和柔性应与当地历年最高、最低气温、屋面构造特点和使用条件等因素匹配,而延伸性能和拉伸--压缩循环性能应适应屋面不同接缝位移的大小和特征。 1.0.6 屋面防水的接缝宽度不应大于40mm,也不应小于10mm,接缝密封的深度应为宽度的0.5~0.7倍。 1.0.7 接缝处的密封材料底部应填放背衬材料。外露的密封材料上应设置保护层,其宽度不应小于200mm。 2 施工准备 2.1 原材料、半成品的要求 2.1.1 本标准所指的密封材料是目前屋面防水施工中最常用的不定型膏状体,应具有相应的弹塑性、粘结性、施工性、水密性、气密性和拉伸--压缩循环性能。 2.1.2 密封材料的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7.1节列出的对应规范或标准的要求,其中改性石油沥青密封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合成高分子密封材料的物理性能应分别符合表2.1.2 ⑴、.2.1.2 ⑵的要求。 表2.1.2 ⑴ 改性石油沥青密封材料的物理性能 项 目 性 能 要 求 Ⅰ Ⅱ 耐 热 度 温度(℃) 70 80 下垂值(mm) ≤4.0 低温柔性 温度(℃) -20 -10 粘结状态 无裂纹和剥离状态 拉伸粘结性(%) ≥125 浸水后拉伸粘结性(%) ≥125 挥发性(%) ≤2.8 施工度(25±1℃、5S)(mm) ≥22.0 ≥20.0 注:改性石油沥青密封材料按耐热度和低温柔性分为Ⅰ类、Ⅱ类。Ⅰ类适合北方地区使用,Ⅱ类适合南方地区使用。 表2.1.2 ⑵ 合成高分子密封材料的物理性能 项 目 性 能 要 求 弹性体密封材料 塑性体密封材料 拉伸粘结性 拉伸强度(MPa) ≥0.2 ≥0.02 延伸率(%) ≥200 ≥250 柔 性 温度(℃) -30 -20 粘结状态 无裂纹 拉伸-压缩 循环性能 拉伸-压缩率(%) ≥±20 ≥±10 粘结和内聚破坏面积(%) ≤25 注:弹性体密封材料,如聚氨酯类、硅酮类、聚硫类密封材料,质量要求依据《聚氨酯建筑密封膏》JC/T482—1992(1996);塑性体密封材料,如丙烯酸酯类、丁基橡胶类密封材料,质量要求依据《丙烯酸建筑密封膏》JC/T484—1992(1996)。 2.1.3 进入现场的密封材料,应按规定抽样复验,并提出试验报告;不合格的材料,不得在屋面工程中使用。抽样数量和检验项目见本标准第7.2节要求。 2.1.4 背衬材料应富有弹性,直径或宽度适合接缝宽度,同时材性能满足本标准第3.3.5小节要求。 2.2 主要工机具 汽油喷灯、开桶器、钢丝钳、小扳手、电动搅拌器、拌料桶、称量桶、50Kg磅秤、量杯、小油漆桶、油漆刷、剪刀、油漆刀、嵌缝刮刀、电动或手动挤出枪、小铁抹子、小方铲、吹风机、笤帚、抹布、温度计、湿度计、防毒口罩等。热熔性和热塑性密封材料现场尚应准备加热炉灶、鸭嘴壶、保温桶等。 2.3 作业条件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