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政治相关论文战国封建说质疑—从孔子思想与周初政治看西周社会性质
战国封建说质疑—从孔子思想与周初政治看西周社会性质
中国古史分期问题是关乎中国历史如何定位的1件大事。510年代初期,史学界曾就此问题进行过长达数年的热烈讨论,此后也不断有人对此发表意见。本文拟着重从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的角度,对西周社会性质谈点看法,不当之处,诚请批评指正。
战国封建说是510年代初由郭沫若提出的,是在中国古史分期问题上影响最大的1种观点,他如西周封建说等皆不能同之相比,笔者本人也1直对之深信不疑。然近年却因1些学术难题的困扰而渐生疑窦,尤在拜读李学勤主编的《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1书(以下简称李书)之后深受启发,更觉今是而昨非。
我是研究近代史的,本不愿介入古史分期问题的讨论。怎奈近代中国是由古代中国发展而来的,研究过程中往往碰到与之有关的问题。例如,你若说太平天国是反封建的,他就说中国自秦以来,就不再是封建社会,近代史上何封建之有?其理由只有1条:外国没有,马列没说。事情弄到这步田地,还如何进行讨论?再如,你若研究曾国藩的思想,就不能不涉及儒学的本质与基本评价。而要弄清它的来龙去脉,就不能不对它的社会背景和大致走向略作考察。实际上,这已经超出近代史的研究范围。而当我向史学界寻求答案的时候,不料却陷入更大的困惑:孔子是哪个阶级的思想代表?儒家学说是何种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反映?这个思想体系为什么具有如此强劲的生命力?如此等等。那些昔日从教科书中得来的说法,似乎已经经受不住进1步地推敲。例如,按照战国封建说,孔子生活的时代属奴隶制社会,他当为奴隶主阶级和奴隶占有制度的思想代表,儒家学说创立之初就是反动的、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而事隔多年之后,汉武帝为什么对它情有独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究竟是儒学变得革命、进步了呢,还是此时的地主阶级已经反动、腐朽?1个生来反动、1直反动的思想体系,竟能在中国历史上统治近2千年,似乎不可思议。然这些问题,从现在的古史分期中却找不到满意的答案。新儒学1派虽调子唱得很高,但旨在恢复中断已久的儒学道统,对其历史评价的科学与否,实际上并无多大兴趣。他如农民战争问题,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凝聚力问题,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性与特殊问题等等,都是所谓“外国没有,马列没说”的老大难问题,皆直接间接地与古史分期问题有关。
这样,就不能不使人反思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不能不对至今主导着中国史学界的战国封建说产生疑问,尤其最近读过李书之后,更觉得西周封建说有些道理。该书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5帝”传说时代,尤其夏、商、周3朝的社会矛盾与国家形态的形成、发展、成熟,作了令人信服的论述,受到史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著名专家的高度评价。笔者打算从孔子思想入手,主要依据这部鸿篇巨制,参照其他著作和有关资料,谈点自己的粗浅看法,以就教于史学界诸师友,也算是对战国封建说的1点质疑。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据范文澜的统计,仅《论语》1书“记载讲仁的话”,就在“1百条以上,其中很多是孔子讲的”。若再加上其他儒学经典,那就更为可观。他认为,儒家学说的“主要内容是礼乐和仁义。”“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是孔子最高的政治思想,德指仁义,礼指1切统治阶级规定的秩序。”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兄兄、弟弟及亲亲、贵贵、尊尊、贤贤、长长、幼幼等。而实际上,礼、乐不过是其外形,只有仁才是它的内含。“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那么,究竟什么是仁呢?孔夫子曾做出各式各样的回答。尤其《论语》1书,提问对象不同,答案也不同,但大致不出上述范围。如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1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请问其目。”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3]实际上都是在说仁和礼的关系。而实质性的回答则有3次,1载《论语》,1载《史记》,1载《中庸》。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还说:“古之为政,爱人为大。”[4]“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5]“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哀公问政。子曰:“为政在人”,“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并解释说:“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6]意思是说,他讲的仁,就是要把人当成人,对人有爱心和同情心。不过,对人所实施的爱有亲疏之别、贵贱之分:“所以治爱人,礼为大”[7]。而按照战国封建说,孔子当是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政治主张是代表奴隶主阶级利益,极力维护日趋衰落的奴隶制度,反对新生封建主阶级的。然细思起来,却颇有不合。难道只有奴隶主阶级,才是推崇爱人、提倡爱心和同情心的吗?读李书殷商篇,1点也体会不到奴隶主阶级有什么仁者“爱人”,有什么“仁政”。对奴隶如何且不必说,即如纣王受辛,连贵如相、侯,亲为叔父、岳丈的比干、鄂侯、9侯都要剖之、脯之、醢之,那里还有1点“仁者人也,亲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力行业电网运行维护员岗面试真题题库参考答案和答题要点.docx VIP
- 健康照护师复习资料试题附答案(500题).docx
- 2型糖尿病医学演示课件.ppt VIP
- 2024新沪教版英语(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单词表 (英译汉).docx VIP
- (2025年版)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全文PPT课件.ppt
- 浙江绍兴市12345政务热线招录工作人员6人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化学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一模)化学试卷及答案.pdf VIP
- SHT35212007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技术规程.pdf VIP
- 心力衰竭课件PPT.pptx VIP
- NFPA 72-2022 国家火灾报警和信号代码(中文翻译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