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06第六章.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学]06第六章

中国处在世界两大自然灾害带,环太平洋带、北半球中纬度带交汇的地区,是世界上自然灾害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自然灾害的类型多,发生率高,危害严重。中国人民与自然灾害的斗争是中国历史重要的一页。;第一节 自然灾害与减灾建设;一、中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P301);自然致灾 因子类别 ; 一般年份,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约4000×104hm2,少收粮食2000×104t;倒塌房屋300×104间左右,受灾害影响的人口约2×108人,其中需转移安置的约300×104人,死亡数千至上万人。 平均而言,中国因自然致灾因子导致的直接损失约达全球90年代每年损失500×108美元的1/4。 中国灾情严重,干旱、洪涝、台风、风暴潮、病虫害、地震是影响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它已经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由于中国孕灾环境、自然致灾因子与承灾体都表现出从沿海至内地的区域差异,以及在此格局下呈现的南北差异,从而显示出自然灾害地域差异以东西分异为主,南北分异为次。以黑龙江瑷辉到云南腾冲连线为界(中国人口分布线),此线以东自然灾害多。 ;中国1900—1992年重大自然灾害中心位置;东部;由于国家加强能源基地建设,近年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且经济发展潜力较大。灾情处于中等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北方农牧交错带、西南地区、贵州高原区(湘黔桂川接壤地区)。;整体经济水平比较低,形成的灾情较轻,从高到低依次为西北河谷及山前绿洲地区、藏南谷地、内蒙古高原和藏北高原。;减灾 工程 类型 ; 在图中指出重点防御地震的城市。长江与黄河干流附近有哪些减灾工程?; 中国减灾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自然灾害监测、评估与预报警报系统的建立、灾害保险、灾害救援等。;(一) “减灾成本”与经济发展 ;(二) “减灾投入”与区域发展; 近几年我国自然致灾因子造成的损失,有很大比例是人们在高风险区开发造成的,其中在低湿地平原区人为占用河道,相对提高了洪水水位,使洪水风险人为扩大就是一例。必须认真评估区域资源开发所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而建立“资源开发—减灾”一体规划的区域发展模式。这就是区域发展中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模式”。;第二节 环境保护和建设; 中国江河湖泊都已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城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水污染问题;工业固体废物,特别是城市垃圾和粪便处理已成为城市发展中棘手的环境问题之一;汽车噪声是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源。 ; ; 中国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地区土地沙化最严重。据调查,“三北”地区11个省区有15.8×104 km2的土地存在沙化的潜在危险。 ; 水土保持工作总的态势是:点上好转,面上在扩大,治理赶不上破坏,水土流失有加剧的趋势。据有关统计,全国约89%的贫困地区属于水土流失区。 ;1.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高了城市环境质量。 ;三北防护林;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工程。该工程涉及云南、贵州、四川、甘肃、青海等13个省(区)的645个县(市),总面积约160×104 km2。1989年国家批准了《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第一期工程总体规划》。该工程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同时,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2000×104hm2。其中1989—2000年营造林1210×104 hm2,新增有林地面积666×104 hm2。第1期工程建成后,森林覆盖率由1988年的20%提高到40%左右,水土流失面积下降40个百分点以上,土壤年侵蚀量减少4×108 t。;其他防护林系统;1949年以来,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 全国整修、新修各类江河堤防27×104 km。 建成大、中、小型水库8.6万座,塘坝620万座,总库容超过5000×108m3。 修建各种水闸3.4万座,其中大中型水闸3 517座。 由水库、塘坝、堤防、圩垸、海塘、水闸、分洪滞洪区和疏浚开挖的排水河道等,构成一个初具规模的防洪体系,发挥了防洪抗洪效益。 ; 截至2000年末,全国累计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9×104 km2,其中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为28.4×104 km2,国家重点工程完成治理面积10.9×104 km2。修建了大量塘坝、谷坊、水平沟等水土保持工程。 《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计划到21世纪中叶,完成7大江河流域治理面积148.37×104 km2,其他地区治理47.17 km2。其中,黄土高原地区、长江中上游地区、风沙区的治理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中之重。 全国治沙工程1991年开始启动,计划以北方万里风沙线为主线,治理沙漠和沙漠化土地666×104 hm2。; 中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