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 内分泌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 肥胖 20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肥胖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热门话题。 在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尤其是膳食结构的改变,肥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健康问题之一,应引起注意。 全世界有近3亿肥胖症患者,我国的肥胖症发生率也迅速增加。1998年我国超重人数已愈1亿,而且呈现不断增长和年轻化趋势. 肥胖发病率 欧洲: 男性15%,女性22% 美国: 男性20%,女性25%,儿童10% 上海某社区:超重29.5%,肥胖4.3% E摄入:蛋白质、脂肪、糖 E消耗:基础代谢、食物特殊动力效应、体力活动 E储存= E摄入- E消耗 肥胖的概念及诊断标准 单纯性肥胖: 无明显内分泌代谢疾病病因可寻的肥胖(simple obesity)。 继发性肥胖:由内分泌代谢疾病如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垂体瘤、甲状腺功能减退、皮质醇增多等导致的肥胖。 三、肥胖的诊断指标 1. 肥胖程度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男性=[身高(cm)-100]×0.9 女性=[身高(cm)-100]× 0.85 2. 体重指数 (Body Mass Index,BMI ) =体重/身高2(Kg/m2) 肥胖的发生机制一、遗传因素1.遗传与肥胖发生人群: 10~19岁的青少年 父母均瘦或正常:肥胖发生率10% 父母一方肥胖:肥胖发生率35%~45% 父母双方肥胖:肥胖发生率70%~80%2.遗传与热量摄入 热量摄入有明显的家族特征3. 遗传与热量消耗 (1) 基础代谢肥胖型妇女所生婴儿比消瘦型妇女所生婴儿的基础代谢率低24%遗传对同卵双胞胎基础代谢的影响为80%(2)食物特殊动力效应 (3) 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 加拿大:记录18073人的活动情况: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关系数:0.12;夫妻之间的相关系数:0.28;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关系数:0.21。 二、环境因素(一) 饮食因素 1.多吃与肥胖 (1) 母亲多吃与胎儿肥胖 (2) 过量喂养与婴儿肥胖 (3) 成人过食与肥胖 2 . 饮食结构 高糖饮食与肥胖高脂饮食与肥胖3. 饮食习惯 (1) 三餐分配不合理 (2) 吃饭速度过快 (3) 吃零食太多 (4) 边吃饭边看电视 二、环境因素(二) 运动不足 肥胖者:坐的时间多17%;站的时间少15%;其他体力活动的时间少35%(三) 社会因素与肥胖 1. 生活方式 每天看电视4h以上的妇女比每天看电视1h以下的妇女,肥胖流行的倾向大2倍。2. 经济地位和教育水平3. 广告宣传与肥胖 (四) 心理因素与肥胖 (五) 吸烟 (六) 饮 酒 一、肥胖与2型糖尿病 即使BMI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如果腰围大于102cm,糖尿病的发病率也会提高3.5倍。 机制 二、肥胖与高血压 机制 三、肥胖与心脑血管疾病 机制 四、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机制 【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预防重于治疗预防从幼年开始宣传肥胖症危害,长期坚持运动锻炼,合理安排饮食。 了解病人有无肥胖家族史和内分泌疾病史,肥胖发生的年龄,是否摄食过多、运动过少。 (一)健康史 ●单纯性肥胖—幼年期发病者常引起终身性肥胖,有时可有外生殖器发育迟缓;成年后发病者治疗效果较前者为佳。 ●继发性肥胖—脂肪分布有显著特征性,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表现为向心性肥胖。 (二)身体状况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继发性肥胖症 库欣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 特发性水肿 病程 鉴别诊断 单纯性肥胖与继发性肥胖的鉴别 肥胖者参与社交的能力降低,常有压抑感;因代谢紊乱和多脏器功能障碍,产生气急、关节痛、浮肿及肌肉酸痛等躯体症状,心血管病、糖尿病等相关疾病可增加,病人常有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三)心理-社会状况 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 与遗传、体内激素调节紊乱,饮食习惯不良,活动量少等有关。 【护理目标】 病人自觉执行饮食计划,体重有效控制或减至正常范围。 【护理措施】 * * * * 黄健彬 入口 出口 入口 出口 肥胖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指数(BMI)>28或体重超过理想体重的20%。 肥胖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是一种慢性代谢异常疾病。 二、肥胖的种类 肥胖程度(%)=? ?实际体重-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 ×100% 实际体重≥理想体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