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 中国古玉器与玉文化3 广州大学公选课《宝石鉴定与贸易》
第十二章 中国古玉器与玉文化;(九)漫长的沉寂期——魏晋南北朝玉器;2、玉器的种类和数量; ◆贵族仍使用玉剑饰;官吏朝服上又盛行组佩。
; ◆新品种有尘尾、羽扇柄、如意,玉佛像。; 3、工艺;南北朝 透雕龙纹玉鲜卑头;青玉凤纹佩,六朝,阴刻线,质不佳 工艺简单,纹饰新颖 ;(十)开玉雕之新风 ——唐代玉器;隋 金扣玉盏;镶金玉镯(唐);唐至宋,褐斑青灰玉,鸟凤,陈设玉器,高8cm,出现立体凤 ;唐,青玉骆驼,立体圆雕,玉质优良,造型生动 ;2. 纹饰及图案;玉狮,唐,长6cm,宽4.5cm,高1.5cm。清宫旧藏。 狮白玉制,略有绺裂。狮圆雕卧式披发,发呈多绺的螺旋状,环眼,阔嘴,四肢伏于地,肘部带有螺旋纹,尾自身后上冲,亦带有螺旋纹。 陕西西安法门寺地宫中出土有与此兽形象相同的唐代三彩作品,足证此作品为唐代所制。此作品可使我们了解唐代玉兽造型中肘部饰螺旋纹的状况。 ;3. 造型及工艺;玉花卉纹梳背,唐,长13.8cm,宽4.8cm,厚0.2cm。 梳背白玉制,片状,两面饰纹相同。每面边框内凸起浅浮雕图案,中部为3朵花,花朵旁衬托多层叶片,叶宽厚,边沿饰细阴线。 此种梳背是嵌于梳上的装饰。唐代妇女所用梳具十分精致,质地多样,或银,或木,梳上往往嵌有饰件。目前发现的玉梳背多为唐代作品。此件梳背上所饰花叶造型奇异,花心大如苞蕾,花朵下的侧形叶端部回卷,是受中亚造型艺术影响的表现。 ;玉花鸟纹梳,唐,长10.5cm,宽3.5cm,厚0.4cm。 梳玉色白中略青,半圆形,薄片状。外弧饰镂空花鸟纹,中部为3朵花,两侧各有一鸟。梳齿集于下弦,齿密而间距细小,底端平齐。 唐代妇女往往在头部插梳以为装饰,此件玉梳器薄、齿短,恐非用以梳理头发,而应是置于头部的饰物。唐至五代,用于头部的玉饰品一般都较薄,且玉质精良,表面少起伏变化,刻画图案多用阴线,线条直而密,这些特点在此玉梳上有明显的体现。 ;白玉双凤佩,精细的透雕,唐朝, 6.3cm×4.8cm×0.5cm ;(十一)缓慢的复兴进程 ——宋元明玉器;2、玉器种类:; 3、各代玉器特点;青玉双鹤佩,宋,长6.8cm,宽4.3cm。清宫旧藏。 质似白玉,微带青色,鹤头相对,双鹤翅爪相接,作展翅欲飞状。上部有孔备穿系,知是佩饰。 这件寓意祥瑞的双鹤佩的制作,受道教影响,并反映出宋代道教的发展。宋代道教影响的扩大同某些帝王崇尚道教有关。史书记载宋徽宗好道教,并把鹤作为祥瑞之物。玉雕中对称动物布局渊自唐代,但这种双鹤题材却是自宋代逐渐增多的。 ;宋或稍晚,管玦状,谷纹玉饰,仿古,长6cm,估价:2-3万元,成交价:19800 ;凤纹龙把玉碗(宋); 2)纹饰图案及工艺:;玉荷鹭纹炉顶,宋或金,高5cm,底径4.3-4.7cm。清宫旧藏。 炉顶玉质白色而局部为黑色,整体近似圆柱形,顶部略细,镂雕荷叶、芦草缠绕状,荷叶巨大而张开。一张荷叶上有黑色乌龟爬行,口吐烟云,其旁有荷花,荷、芦中可见5只鹭鸶隐现其间。器底部有一平板以示水面,其上有孔,可穿绳结系。 荷叶、水草、水鸟、龟等图案在宋、金玉器中非常流行。类作品的使用地域广泛,流行时间长,对后世玉器有很大影响。 ; 2)纹饰图案及工艺:;玉松阴听泉图山子,宋,长10.5cm,高9cm,厚4.5cm。清宫旧藏。 玉质青白色,含有较重的赭、褐色斑。随玉料外形雕山林景色,正面山林中,松树下,一老人坐于石上,衣带似解,左手扶膝,右侧置一葫芦,一侍童立于身旁,双手捧杯。一小溪顺势而下,上游一鹿俯首而立。山子背面雕大叶柞树。;宋至元,灰白玉杯.蚕纹,直径6.3cm ;宋,白玉六龙带板,多层立体镂雕,工艺精湛,玉质优良,龙造型复杂,高9.1cm,宽5.3cm,厚1.8cm ;双螭双飞虎,鸡心佩,宋代,立体透雕和浮雕 ;宋 青白玉透雕云龙佩,工艺精湛 造型生动 ;宋 白玉透雕凌宵花佩;玉鱼莲坠,宋,长6.2cm,宽4cm,厚0.6cm。清宫旧藏。 玉色白,表面有赭黄色斑。鱼小头,长身,无鳞,鱼身弯成弧状,昂首,尾上翘,鳍短而厚,共6片,其上有细阴线。鱼身旁伴一荷叶,长梗弯曲,盘而成环,可供穿系绳。 西周以后鱼类玉器数量锐减,唐代又有回复,宋代佩鱼之风又盛,出现了较多的玉鱼,样式、种类不一,或与荷莲、茨菇相伴,或仅单条鱼,或无鳞,或饰横向水线,或饰网格纹。此风一直延续到元、明、清时期。荷花与鱼相并含有连年有余之意,是吉祥图案的一种。 ;辽金代玉器 ;双凤齐飞玉饰(金);玉海东青啄雁饰,金,直径7cm,厚2.1cm。清宫旧藏。 此玉饰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圆形,上部雕海东青啄雁及荷叶图案。海东青体小而敏捷,腾空回首,雁于海东青身下,回首与其对视,欲逃不能,身傍荷叶,一荷叶束而未张,一荷叶张而卷边,表明大雁已被迫降至荷塘,难寻生路。此玉饰两侧各有一椭圆形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