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动车无接线充电系统之感应线圈模组建构与分析Designand
電動車電動車 無接無接線充電系統之線充電系統之感應感應線圈線圈模組建構模組建構 與分析與分析
電動車電動車 無無接接線充電系統之線充電系統之感應感應線圈線圈模組建構模組建構 與與分析分析
Design and Analysis of Induction Coil Module for Plugless Charging System in
Electric Vehicles
李廷恩* 黃世杰 戴政祺 張家榮
TingEn Lee ShyhJier Huang ChengChi Tai ChiaJung Chang
李韋華 蔡秉峯 姜棓仁 林曜誠
WeiHua Li BingFong Cai PangJen Chiang YaoCheng Lin
財團法人* 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國立成功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Automotive Research and Testing Center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hanghua, Taiwan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摘要 又於目前無 接線電能傳輸研究中,如何 提升感應 線
本文提出應用於電動車無 接線充電 系統之線圈模組建構 圈模組間之 耦合效果與均勻磁通已躍 為首要目標
方法 ,此乃有鑒於 無接線電能傳輸效能將受到線圈幾何形狀 、 [713] ,部分文獻提出諧振補償架構 [1418] 、長距離電
磁性材料特性 、模組結構、線圈設計 直徑與氣隙間距之影響 , 能傳輸 [19] 、與移動充電之應用架構 [20]等可行方法 ,而
因此 本文研究提出線圈設計 程序與模擬方法 ,探討磁性材料導 在補償架構之參數設計與最佳化策略中,亦有建議 分析
磁特性 與截面積 ,以得知傳輸效能的影響 ,進而可針對線圈錯 磁場強度與線圈特性 ,以計算可應用的補償架構
位容忍度及幾何形狀 ,加以評估 規劃設計 線圈模組之尺寸 與比
例,並實際建構一符合 SAE J2954標準規範之功率傳輸模組 平 [2122] ,此外亦有文獻提出耦合鐵芯結構與感應磁場分
台及進行驗證 ,而由實驗結果輔以所提 分析與設計方法 ,確可 布分析策略 ,以使移動中之電動車具有電能接收能力
強化 線圈傳輸效能 ,本研究結果預將有助於相關產品之開發與 [19] ,或提出無線傳輸系統設計流程 ,以達到提昇 系統
應用 參考 。 傳輸 功率效果[2325] 。惟上述研究 對於無接線傳輸系統
關鍵詞:電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