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工培训3-工艺规范.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铆工培训3-工艺规范.pptx

铆工 基 础 知 识 (3)工艺和规范;铆工生产流程及规范 ;一、生产流程;1、下料:; a)对于管板、法兰需要进行切削金属加工的将图纸和毛坯料交金工车间加工; b)对于圆筒或其它铆焊部件,由容器车间专用设备加工; c)下料后对剩下部分的材料作标记移植;执行《材料管理通用规程》;4、检验; a)根据图纸的要求由质管部无损检测人员对焊接的焊缝作无损探伤,出具无损探伤报告; b)无损探伤报告经审核后由锅检所住公司监检员最后审定; c) 对于探伤不合格的部位按照有关规定可作返修处理,质管部探伤室出具《返修通知单》车间根据技术部制订的《焊缝返修工艺卡》进行返修;由焊接人员填写《修补焊接记录》。 d)返修后在焊缝返修部位和规定的部位重新探伤; e)详细执行《无损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根据图纸的要求组装焊接,组焊及检验要求按规范执行,在组装过程中执行《过程和产品的测量和监控程序》。 7、压力及渗透试验 对不锈钢产品压力试验后必须酸洗钝化处理,执行《产品酸洗钝化工艺》指导书; 对其它的设备按图纸的要求作压力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必须有锅检所住公司检验员在现场监督,合格后填写《压力试验告》并在报告书上签字,详细请执行《压力渗透试验》。 8、出厂 产品完工后,按图纸及合同要求做好油漆和包装,由质管部进行出厂终检并编制《出厂资料和存档资料》,出厂资料由市场部发货时转交给顾客,存档资料交公司办资料室存档管理执行《文件管理控制程序》。 产品出厂时,市场开发部应在《产品发货清单》上登记。;二、冷热加工成型一般规定; 2 一般规定 2.1 制造中应避免钢板表面的机械损伤。对于尖锐伤痕以及不锈钢容器防腐蚀表面的局部伤痕、刻槽等缺陷应予修磨,修磨范围的斜度至少为1:3。修磨 深度应不大于该部位钢材厚度的 5%,且不大于2mm,否则应予焊补。 2.2 不允许强力组装。 2.3 引弧板、引出板临时吊耳、产品试板等应割除,不许锤击打落。 2.4 不许采用十字焊缝。筒节长度应不小于300mm。相邻两筒节的纵缝和封头拼接焊缝与相邻筒节的纵缝应错开,其中心间距应大于筒体名义厚度的3倍且不小于100mm。 2.5 开孔位置应尽量避开焊缝。 2.6 内件和壳体焊接的焊缝应尽量避开壳体纵、环焊缝。 2.7 凡被加强圈、支、垫板等覆盖的焊缝,均应按图样规定的探伤方法进行100%的RT或UT检查,并打磨至与母材齐平。 ; 2.8 拼焊的封头、膨胀节、U型圈等拼缝,在压制前应打磨与母材齐平。 2.9 筒体卷制时,应清除钢板表面的铁屑等杂物,以免损伤筒体表面。 2.10 产品施焊前须经检验员检验认可。 ; 4 封头 4.1 16MnR等低合金钢材料封头应采用热压。不锈钢材质封头采用冷旋或冷压。 4.2 封头不相交拼焊焊缝中心线间距为封头钢材厚度的3倍且不小于100mm。封头由成型的瓣片和圆板拼接制成时,焊缝方向只允许是径向和环向。 4.3 封头加工成形后,实测封头最小壁厚必须满足设计图样要求 。 4.4 用弦长等于封头内径3/4Di的内样板检查椭圆形、碟形封头内表面的形状偏差,其最大间隙不得大于封头内径Di的1.25%。检查时应使样板垂直于待测表面,先成形后拼接制成的封头,允许样板避开焊缝测量。 4.5 碟形及折边锥形封头,其过渡区转角半径不得小于图样的规定值。 4.6 封头直边部分的纵向皱折深度应不大于1.5mm。; 5 圆筒与壳体 5.1 A、B类焊接接头对口错边量b应符合标准的规定。复合钢板的对口错边量b不大于钢板复层厚度的5%,且不大于2mm。 5.2 在焊接接头环向形成的棱角E,用弦长等于1/6内径Di,且不小于300mm的内样板或外样板检查,其E值不得大于(δn/10+2)mm,且不大于5mm。轴向棱角用长度300mm的直尺检查,E值不得大于(δn/10+2)mm,且不大于5mm。 5.3 B类焊接接头不等厚对接即薄板厚度不大于10mm,两板厚度差超过3mm ;若薄板厚度大于10mm,两板厚度差大于薄板厚度的30%,或超过5mm时;均应按要求单面或双面削薄厚板边缘。 且对口错边量b以较薄板厚度为基准确定。在测量对口错边量b时,不应计入两板厚度的差值。; 6、 产品直线度 6.1 除图样另有规定外,壳体直线度允差应不大于壳体长度1%

文档评论(0)

changjiali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