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4月第四次周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

2014届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4月第四次周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届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4月第四次周练历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近代史选择题练习 1.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A.中英战争 B.鸦片战争 C.通商战争 D.夷匪犯境 2.下表是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变化表。该表反映了 年份 丝茶 其他农产品和手工业品 1871~1873年 87.20% 12.8% 1891~1893年 51.50% 48.5% A.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逐渐增强 B.中国逐渐被卷入世界市场 C.西方的丝茶制造业开始超过中国 D.西方的生活习惯逐渐改变 3.张之洞说:“举凡武备所资枪炮、军械、轮船、炮台、火车、电线等项,以及民间日用、农家工作之所需,无一不取资于铁。”这表明张之洞主张 A.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B.军用、民用工业并重 C.优先发展基础工业 D.推动国民经济军事化 4.1876年建立的上海格致书院曾开展九年季课和五年特课,试题大都由洋务派官员来命制。以下题目可能出现在格致书院的这类考试中的是 ①《物体凝流二质论》 ②《中国近日讲求富强之术当以何者为先论》 ③《立宪法议,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 ④《电报、轮船二事如何剔弊方能持久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它反映了 A.三元里抗英斗争 B.黄海海战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反割台斗争 6.“当国际救援部队一路打到北京时,这场排外救国的努力即被证明是失败了,结果各国公使馆被救,朝廷出逃。”上述“排外救国的努力” A.以改良中国政治为核心目标 B.以提升近代化水平为努力方向 C.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D.使推翻专制统治成为时代潮流 7.20世纪初的立宪派,是当时中国政治风云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对其历史作用表述准确的是 ①主张暴力革命,废除君主专制政体 ②追求政治民主,与革命派殊途同归 ③颁布宪法大纲,规定臣民自由权利 ④策动多省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右图为1912年2月15日孙中山率南京临时政府官员拜谒明孝陵(朱元璋陵寝)。在祭文中,孙中山向“我高皇帝在天之灵”报告“光复汉室”的喜讯,并且说,能够取得这一胜利,正是靠“我高皇帝在天之灵”的启迪所赐。这说明 A.革命派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 B.封建迷信思想深刻影响了革命派 C.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 D.三民主义的目标已经实现 9. 1912年,全国大约有1500余种报刊,1913年由于北京国民政府的镇压一度减少至130余种,1919年后又上升到400余种。1921年,全国有报刊550余种,1926年增至628种,通讯社增加到155个。这一时期中国报刊业呈现出扩大兴旺的趋势,主要原因是 A.近代印刷技术的革新和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 B.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民众文化程度显著提高 C.各种政治势力相互制衡,舆论界的环境相对宽松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国民政治热情普遍高涨 10.有人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并非黑暗一片,中国社会还在进步。”下列不能论证这个观点的是 A.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发展的春天 B.中国社会稳定,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C.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种因素不断成长 11.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年份 1912 1913 1914 1915 工厂数(家) 46 46 12 2 A.实业救国开始兴起 B.“一战”的爆发 C.国货运动的推动 D.反帝爱国斗争的影响 12.1918年,胡适在文章中指出:“我们所提倡的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国语没有文学,便没有生命,便没有价值,便不能成立。”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 A.根本目的在于彰显文学的价值 B.被赋予了民族主义的使命 C.把斗争矛头直指外国文化侵略 D.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答案: 1、A 2、B 3、C 4、B 5、D 6、C 7、D 8、A 9、C 10、B 11、A 12、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