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政史地]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doc

[政史地]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doc

  1. 1、本文档共1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政史地]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1 课 鸦片战争 课时安排:1课时 课标内容: 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2、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 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鸦片输入的危害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 英军强占香港岛 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 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指导学生解答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增强学生的概括与能力。 2、通过对学习鸦片战争过程及《南京条约》的影响,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透过历史现象提示历史本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积累有关鸦片战争的基本唯实,从而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结合时代背景学习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逐步学会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表明资本主义侵略的贪婪性和侵略性。 2、学习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认识林则徐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3、认识到鸦片战争失败根源在清朝的腐朽统治(封建制度的落后)。 4、要学生汲取“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教学重点:林则徐虎门销烟和中英《南京条约》。 教学难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鸦片战争的影响。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及要点: (一)、导入新课 从当今毒品的危害图片和世界禁毒日的设立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1、英国向中国鸦片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后指出:工业革命后,英国的侵略矛头开始指向中国。然后重点分析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扭转对华贸易逆差,牟取暴利。 2、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 多媒体资料显示:鸦片的利润、英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1835年中国吸鸦片人数在不增加每天达200万以上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问题: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的有哪些危害?对清朝统治又有何影响?老师归纳出鸦片走私严重危及到了清朝统治,所以道光帝派林则徐到广东禁烟。 3、林则徐虎门销烟 老师介绍林则徐,引导学生认识林则徐禁烟决心的誓言及在广州查禁鸦片的行动和虎门销烟。 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 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的原因: 老师分析:鸦片战争根本原因是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把中国作为侵略目标。所以无论有无禁烟运动,英国都会侵略中国,发动对中国的战争,只是时间早晚而已。直接原因:英国鸦片走私和中国禁烟运动(林则徐虎门销烟),这场战争因鸦片走私引起的,故称为“鸦片战争”。 2、鸦片战争的爆发及经过 学生阅读教材后,引导学生看《鸦片战争形势图》,回答问题:鸦片战争爆发和结束在什么时候?结果如何? 3、中国军民的英勇抗争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小字内容,了解中国军民的抗争事迹。然后讨论:清政府为什么会战败。老师归纳指出:清政府的腐败(社会制度的落后)是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三、中英《南京条约》 1、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地点及性质。 2、南京条约内容及附件内容 由学生在教材划记,再引导学生思考南京条约损害了中国的哪些主权? 中英《 南 京 条 约 》及其附件简表 内容 危害 《南京条约》 割地:香港岛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赔款:2100万银元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开放五口通商 便利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 协定关税 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附件 领事裁判权 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 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租地建屋,永久居住 严重侵犯中国主权 3、鸦片战争的影响 提问: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在学生回答后,老师引导学生将战前和战后进行对比,得出正确结论: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的变化。并明确指出社会性质的变化是鸦片战争的对中国社会的最大影响,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老师要注意讲解相关的历史名词的概念,加深学生的理解,促进学生掌握其影响。 (三)、小结巩固 小结鸦片战争过程:原因→经过→结果→影响,并指出重点,要求学生掌握 (四)、课后练习: 基础训练册第1课作业 教学后记: 本课内容较多,学生较难掌握,对鸦片战争影响中内容的部分历史政治名词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 第2课 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课时安排:1课时 课标内容: 1、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2、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第二次攻占铁走上时间和发动国 火烧圆明园 《天津条约》《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