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育学]安全科学原理第2章.ppt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学]安全科学原理第2章

探讨 2.2.4 其他的事故因果连锁论 轨迹交叉论 基本思想是:伤害事故是许多相互联系的事件顺序发展的结果。这些事件概括起来不外乎人和物两大发展系列。当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各自发展过程中 (轨迹),在一定时间、空间发生了接触 (交叉),能量转移于人体时,伤害事故就会发生。 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之所以产生和发展,又是受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2.2.4 其他的事故因果连锁论 轨迹交叉论 轨迹交叉理论的示意图如图。图中的起因物与致害物可能是不同的物体,也可能是同一物体;同样,肇事者和受害者可能是不同的人,也可能是同一个人。 轨迹交叉论 轨迹交叉论 轨迹交叉理论反映了绝大多数事故的情况。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只有少量的事故仅仅由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绝大多数的事故是与二者同时相关的。 例如:日本劳动省通过对50万起工伤事故调查发现,只有约4%的事故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无关,只有约9%的事故与物的不安全状态无关。 轨迹交叉论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事故的表面的直接原因,如果对它们进行更进一步的考虑,则有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遗传、社会环境影响、教育培训→身体、心理、技能→人的不安全行为 设计→设备制造、物料选择、环境配置情况→维修、养护、保管使用情况→物的不安全状态 轨迹交叉论 轨迹交叉理论作为一种事故致因理论,强调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在事故致因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按照该理论,可以通过避免人与物两种因素运动轨迹交叉,来预防事故的发生。 该理论对于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也是一种较好的工具。 2.3.1 能量在事故致因中的地位 能量——具有做功本领的物理量 近代工业的发展起源于——蒸汽机动力系统 化学能—热能(介质为水)—机械能》生产现场 电气时代 势能动能—电能》生产现场》—电能—机械能 核电站:原子能—电能》生产现场 …… 2.3.1 能量在事故致因中的地位 一、常见的能量形式 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电离及非电离辐射。 电离及非电离辐射: 辐射的量子能量≥12eV,电离辐射,α射线、β射线、中子射线 辐射的量子能量<12eV,非电离辐射,X射线、γ射线、紫外线、红外线、宇宙射线 2.3.1 能量在事故致因中的地位 二、能量的伤害机理 麦克法兰特(McFarland)在解释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或财物损坏的机理时说:“所有的伤害事故(或损坏事故)都是因为: (1)接触了超过机体组织(或结构)抵抗力的某种形式的过量的能量; (2)有机体与周围环境的正常能量交换受到了干扰(如窒息、淹溺等)。 因而,各种形式的能量的意外释放构成了伤害的直接原因。 2.3.1 能量在事故致因中的地位 2.3.1 能量在事故致因中的地位 有机体与周围环境的正常能量交换受到了干扰 2.3.2 能量意外释放预防原则 一、控制原则 由于每一次能量改变都存在一个能量源(a source)、一个路径(a path)和一个接受者(a receiver)。 因此,应该通过控制能量源或者切断能量转移的路径或帮助能量接受者采取防范措施来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2.3.2 能量意外释放预防原则 二、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措施 用安全的能源代替不安全的能源 限制能量 防止能量蓄积 缓慢地释放能量 设置屏蔽设施 在时间或空间上把能量与人隔离 信息形式的屏蔽 链接1 用安全的能源代替不安全的能源 有时被利用的能源危险性较高,这时可考虑用较安全的能源取代。 例如,在容易发生触电的作业场所,用压缩空气动力代替电力, 可以防止发生触电事故,还有用水力采煤代替火药爆破等。但是应该看到,绝对安全的事物是没有的,以压缩空气做动力虽然避免了触电事故,压缩空气管路破裂、 脱落的软管抽打等都带来了新的危害。 链接2 限制能量 即限制能量的大小和速度,规定安全极限量,在生产工艺中尽量采用低能量的工艺或设备,这样,即使发生了意外的能量释放,也不致发生严重伤 害。 例如,利用低电压设备防止电击,限制设备运转速度以防止机械伤害,限制露天爆破装药量以防止个别飞石伤人等。 链接3 防止能量蓄积 能量的大量蓄积会导致能量突然释放,因此,要及时泄放多余能量,防止能量蓄积。 例如,应用低高度位能、控制爆炸性气体浓度,通过接地消除静电蓄积。利用避雷针放电保护重要设施等。 链接4 延缓释放能量。 缓慢地释放能量可以降低单位时间内释放的能量,减轻能量对人体的作用。 例如,采用安全阀,逸出阀控制高压气体;用各种减振装置吸收冲击能量,防止人员受到伤害等。 链接5 设置屏蔽设施 屏蔽设施是一些防止人员与能量接触的物理实体,即狭义的屏蔽。屏蔽设施可以被设置在能源上。 例如安装在机械转动部分外面的防护罩;也可以被设置在人员与能源之间,例如安全围栏等。人员佩戴的个体防护用品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