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学]宜春城区及明月山温汤风景名胜区导游解说词
宜春城区及明月山温汤风景名胜区导游解说词 一、城区段
(一)线路安排及讲解要点:
袁山大道、高士北路,介绍宜春概况、宜春名称来由及历史变更;袁山公园南门入、北门出,介绍袁京其人其事、状元亭卢肇、易重,昌黎阁韩愈,云姑亭夏娘娘;明月北路、体育中心广场、介绍体育中心总体情况;一过秀江、明月南路,介绍秀江母亲河,状元洲卢肇的传说;平安大道、火车站、东风大街、春台旁,春台来由,宜春碑历史,昌黎书院;鼓楼路、宜阳南路,天文台历史价值;学府路、320国道,介绍宜春学院、宜春职业技术学院;320国道、秀江路、宜阳北路,秀水公园概况,宜春古八景简介,锦秀山庄、锦绣花苑一句带过,化成岩今貌、历史传说;城标广场,城标广场的概况、介绍宜春市花落叶木莲;返回住地。
(二)解说词
宜春概况、宜春名称来由及历史变更 现在让我先来说说宜春的概况,宜春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现辖樟树、丰城、高安、上高、万载、宜丰、铜鼓、奉新、靖安、袁州三市六县一区,总面积1.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30万,是江西的一个大市,江西西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宜春历史悠久,这块地方,春秋属吴国越国,战国时归属楚国,秦统一中国后隶属属九江郡。公元前202年,也就是汉高祖刘邦4年在这片土地上开始建县,古书记载:因城侧有泉,莹媚如春,饮之宜人,故名宜春,到现在有2200多年的历史,宜春建县时,江西还只有18个县,现在江西有99个县;宜春名称经历过多次变更。汉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改宜春县为宜春侯国; 汉武帝时,因其宠妃叫阿春,为了避讳,便将宜春改成了宜阳;王莽代汉更名为修晓县;自隋开皇十一年(519年) 天下设州,宜阳县改称袁州,宜春为什么改称为袁州呢?这与东时宜春的一位著名隐士有关,他叫袁京,关于袁京等下我会作专门的介绍。置县之初,宜春管辖现在的萍乡市、新余市, 三国东吴宝鼎二年(267年),从西边划了一块,设立萍乡县, 从东边钟山以东划了一块,设立新喻县,与宜春县同属安成郡。宋雍熙元年(984年),又从东边划出一个分宜县。 1959年元月,设立宜春专员公署即宜春地区。2000年8月,撤销宜春地区,设立地级宜春市。
袁山公园简介及主要景点介绍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一大一小的两座山就叫大小袁山,前面已讲到袁州,这里又遇到袁山,后面还会讲到袁河,为什么他们都姓袁呢??现在我就来说说这位神秘人物--袁京。说袁京可能大家不知道是谁,但说到他的后代,两位姓袁的三国名将可能很多人知道,袁绍和袁术,袁京就是袁绍和袁术的祖父。袁京出身名门望族,曾做过蜀郡太守,后来看淡官场、名利,便辞官云游天下,一日云游到这两座小山脚下时,正好是傍晚时分,他看到一幅暮霭蒸升,炊烟袅袅的秀丽景象,心里好像顿时领悟到了许多,感觉到这里就是他的归宿,那也不去了。便住了下来,潜心研究,著书立说,写了很多关于人生、时事的文章,在当时影响很大,以致于连皇帝都很欣赏他,三次请他入朝为官。可是一点都不为名利所动,三次都谢绝了,可能也正是因为这种隐士风范,他更为世人景仰,代代不忘。袁京去世后,就葬在大袁山半山腰,宜春百姓还建了高士坊、袁高士祠来纪念他,这两座山便叫袁山,也因此才有了后面的袁河、袁州、高士路、袁山大道……
市委、市政府为了给市民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提供一些休闲健身场所,从2000年开始,经过几年的建设,大袁山已经开辟为一个健身、休闲、娱乐、观光的开放性公园。左边有儿童娱乐场、十二生肖园等,右路进入隐佛谷,可以约隐约现许多佛像,有时又能看到孙中山或是邓小平的影子。再往上走就是鹰饮石,以前夏天,这里会聚集很多老鹰,它们聚集在这干什么呢?开会吗,不是,原来是因为这块形状很象展翅大雕的石头上有一条石槽,不管天有多干旱,石槽中的水都不会干掉,所以天旱时,老鹰会聚集到这里来,更怪的是不管来多少鹰,都能照常供水。我们今天往中路上去,这就是袁京之墓,袁京石像,上面是高士亭。现在我们看到这座亭子叫状元亭,它是为了纪念两位状元而建的,他们是我们宜春也是江西的第一位和第二位文科状元,唐朝卢肇和易重。卢肇,唐朝宜春县文标乡(今分宜县杨桥乡)人。幼好学,聪明非凡。宜春县令卢萼奇之,说:日后肯定会闻名天下。于是他更加发奋努力力学习。李德裕贬官袁州当长史时,也十分欣赏卢肇。会昌三年(843),卢肇果然金榜夺魁,成为江西历史上第一位状元。。卢肇历任歙州、宣州、池州、吉州刺史。在歙州任上写的《海潮赋》,讲叙潮汐成因,轰动一时,受到懿宗皇帝褒奖,宣付史馆。卢肇长期居住宜春,其府第卢宅遗址在现在的秀江路,如今还叫官园呢。卢肇从歙州运一尊奇石回宜春,人称卢石。后人将其立于城东东湖(今建设路北端)以供观赏,历代游观者留下不少题咏,现在朝阳路东头花园中所立的那块石头便是卢石的缩影。向道是龙君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是卢肇中状元后看龙舟比赛时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