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选题报告安徽沙坪沟矿床矿石学特征研究精品.docxVIP

采矿选题报告安徽沙坪沟矿床矿石学特征研究精品.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采矿选题报告安徽沙坪沟矿床矿石学特征研究精品

北京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报告题目:安徽沙坪沟矿床矿石学特征研究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采矿工程姓名:侯文轩学号: 导教师签字2015年3月30日目录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报告11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31.1课题背景31.2研究意义32文献综述32.1斑岩型钼矿床成矿理论研究现状32.1.1斑岩钼矿床的分类42.1.2钼矿床矿化特点42.2斑岩型钼矿床地质特征及矿物组合52.3沙坪沟矿区已有研究成果62.3.1沙坪沟斑岩型钼矿区域地质特征62.3.2矿床地质特征62.3.3矿体的形态和产状72.3.4矿石物质组分、结构构造72.3.5围岩蚀变73研究内容、预期目标及研究方法83.1研究内容83.2预期目标83.3研究方法84进度安排85参考文献96指导教师意见101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1课题背景秦岭—大别造山带是我国中部最重要的铅、锌、银、金、钨、钼造山型金属成矿带,也是我国重要的斑岩型钼矿成矿区之一,现已超过美国 Climax成矿带,成为世界第一大钼成矿带。该造山带中生代岩浆活动强烈,近年来斑岩型钼矿找矿勘查获得重大突破,沙坪沟斑岩型超大钼矿在2007年前后由安徽省地矿局313地质队发现,显示该造山带斑岩型钼成矿潜力巨大。秦岭—大别造山带目前已探明的钼金属资源量为843万吨,是中国钼总金属量储量的66%。在东秦岭—大别造山带东段安徽金寨地区发现的沙坪沟超大型斑岩型钼矿,其含钼金属量多达239万吨,是“亚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的钼矿[1]。沙坪沟钼矿位于金寨县关庙乡,距离金寨县城(梅山)80公里。经过安徽省地矿局313地质队普查、详查,该矿床已控制矿体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900米,单孔最大见矿厚度945米。该矿体形同大苹果,集中易采。全矿床共估算矿石量12.75亿吨,按年开采矿石量1000万吨计,可连续开发120年。该矿体最终可提交钼金属量239万吨,矿床平均品位0.157%。根据选矿实验结果显示,钼精矿品位49.80%,回收率高达90%,属于极优质的矿床。经过测算,沙坪沟超大型斑岩型钼矿潜在价值逾6000亿元。1.2研究意义安徽金寨沙坪沟钼矿发现后,研究者关于它的各方面研究逐渐开始,但是与秦岭钼矿带相比,大别地区的钼矿床研究薄弱,尤其是安徽金寨沙坪沟超大型斑岩钼矿床。斑岩型钼矿床是金属钼最重要的来源,在时间、空间及成因上与斑状花岗质体有关,由大陆地壳内富含钼的岩浆在结晶分异过程中释放出富金属热液得以形成。侵入体的成分上从花岗闪长岩到高硅富碱的花岗岩都有,钼主要呈辉钼矿的形式赋存于石英细脉中。前人对沙坪沟斑岩钼矿床已有了一定的研究,但总体研究程度相对薄弱,尤其对钼矿床矿石学特征研究有待深入,包括沙坪沟钼矿床在内的整个地区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原因、矿物组合不甚清晰。为此,本论文针对安徽金寨沙坪沟斑岩钼矿的矿石学特征开展深入的研究。通过对矿石学特征研究,深入认识斑岩型钼矿床典型地质特征及矿物组合、斑岩型钼矿床成矿理论[2]。2文献综述2.1斑岩型钼矿床成矿理论研究现状斑岩型钼矿床是金属钼最重要的来源,在时间、空间、成因上与斑状花岗质体有关,是由岩浆在结晶过程中释放出的富金属热液形成的。侵入体成分上从花岗闪长岩到高硅富碱的花岗岩均有,钼主要呈辉钼矿的形式赋存于相关侵入岩的顶端(侵入岩体顶部靠近围岩的部位) 的网状石英细脉中。斑岩型钼矿床在美国、加拿大、秘鲁、格陵兰、俄罗斯、挪威和中国均有分布,矿床的形成时代较新,多晚于 150 Ma,其他地质时代亦有少量成矿,如中国的兰家沟钼矿床和加拿大的Mt.pleasant钼矿床。斑岩型钼矿床是中国钼矿床的主要类型,东秦岭地区是仅次于北美西部的全球第二大钼成矿带,分布有金堆城、雷门沟、上房沟、东沟等斑岩型钼矿床。此外,辽宁、吉林、江西等地也有重要的斑岩钼矿床分布。中国的研究者对斑岩钼矿床的地质特征、 成矿年龄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对斑岩钼矿的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背景进行了探讨,但对于斑岩钼矿的成矿流体以及钼在岩浆热液系统中的特性方面关注较少。2.1.1斑岩钼矿床的分类根据岩浆系列的 K57.5指数(岩浆系列中 SiO2 为 57.5%时K2O 的含量) 、侵入体的微量元素含量(F,Nd,Rb,Sr)、热液系统中的 F和Sn含量,并结合大地构造背景,将斑岩钼矿床划分为碱钙性—碱性以及钙碱性两大类。碱钙性—碱性型斑岩钼矿与高钾钙碱性、碱钙性以及碱性岩浆系列有关, K57.5 2.5。具有强烈的钾化,热液系统中辉钼矿品位通常 0.2 %,有大量的萤石和黄玉,钨(钨锰矿、 钨锰铁矿)常见。该类又可进一步划分为 Climx型、过渡型和碱性型。其中,Climax型是最重要的斑岩型钼矿床类型,储量大,品位相对较高,形成于与俯冲有关的弧后扩

文档评论(0)

bodk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