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题七课外文言文阅读(共20张).pptVIP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题七课外文言文阅读(共20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七 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题复习 专题复习 (一) 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②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 【注释】①原:原国。②卫:卫国。 专题复习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遂与大夫期十日/陈太丘与友期行 B.原三日即下矣/非复吴下阿蒙 C.原人闻曰/闻之于宋君 D.可无归乎/一屠晚归,担中肉尽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不 去 是 亡 吾 信 也 得 原 失 信 吾 不 为 也 · · · · · · · · A A(约定) / / / 专题复习 3.如何看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赞成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的可贵之处在于讲信用(恪守诚信)。因为讲信用才能不战而胜,“攻原”得卫。 (2)反对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错在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不能随机而变)。因为“原三日即下矣”(或“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如果他一鼓作气,就能攻下原国。 (3)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这样做有利有弊。利在讲信用,“攻原”得卫;弊在墨守成规,功亏一篑。(或者:利在讲信用, 专题复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人心;弊在墨守成规,错失时机,得到原国,实属侥幸。) 【参考译文】晋文公攻打原国,携带了十天的粮食,于是和大夫约定在十天内收兵。到达原地十天,却没有攻下原国,文公鸣金后退,收兵离开原国。有个从原国都城中出来的人说:“原国三天内就可攻下了。”群臣近侍进谏说:“原国城内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耗尽了,君主暂且等一等吧。”文公说:“我和大夫约定十天,如果不离开的话,这是失掉了我的信用。得到原国而失掉信用,我是不干的。”于是撤兵离开。原国人听到后说:“有像他那样守信用的君主,怎能不 专题复习 归顺他呢?”于是投降了晋文公。卫国人听到后说:“有像他那样守信用的君主,怎能不归顺他呢?”于是也投降了晋文公。 专题复习 (二)? 任末①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②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克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静衣③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选自《拾遗记》卷六) 【注释】①任末:东汉著名学者、教育家。 ②笈(jí):古代一种以竹编制的书箱。 ③静衣:干净的衣服。静,通“净”。 专题复习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学无常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人而不学/蒙乃始就学 C.任末年十四时/元方时年七岁 D.观书有合意者/意与日去 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夫 人 好 学 虽 死 犹 存 不 学 者 虽 存 谓 之 行 尸 走 肉 耳 3.作者写“门徒”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D (心意/意志) / / / 写门徒,表现出门徒被任末的学习精神感动,侧面烘托出任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