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生物多样性.pptVIP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物学]生物多样性

* 生物分类学 提供了人类生存所需要的基本食物 生物多样性在人类的卫生保健事业上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生物多样性还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工业原料 生物多样性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具有特殊的贡献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也可看作环境资源的价值,包括有能量固定、调节气候、稳定水文、保护土壤、储存必须的营养元素,促进元素循环、对污染物质吸收分解作用、对于维持进化过程和环境效益也有重要意义 生物多样性在自然环境娱乐--美学,社会文化、科学、教育、精神及历史方面均具重要价值 7.2 生物多样性公约 1992年,150多个国家的首脑云集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签署了全球的《生物多样性公约》。该公约1993年12月正式生效。1992年6月,中国总理代表中国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同年11月,七届人大28次会议审议批准了该公约,中国成为率先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社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中国政府又相继签署了《湿地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等国际公约。 《生物多样性公约》包括序言、42条协议条款和查明与监测、仲裁与调解两个附件。其中序言部分强调了缔约国达成的共识。 7.3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全球每分钟:损失耕地40公顷、损失森林21公顷、11公顷良田被沙漠化、向江河湖海排放污水85万吨;有300个婴儿出生;有28人死于环境污染! 近400年里,484万种动物灭绝,随着世界人口的爆炸,经济的发展,物种灭绝的速度还要加快! 专家预计:从1990年到2015年,世界上将有60万到240万种生命灭绝! 1999年国际植物大会: 人类活动破坏了地球将近一半的陆地, 正导致自然界的动植物加速走向灭绝,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 估计下世纪后半叶, 将有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 7.3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一个基因可能关系到一种生物的兴衰,一个物种可能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一个生态系统可能改变一个地区的面貌。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我国生物多样性特点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较高的国家,居世界第八位,北半球的第一位。 1.物种多样性高度丰富 植物区系的种类数目共有30000种,仅次于马来西亚(45000种)和巴西(40000种),居世界第三。其中苔藓植物106科,占世界科数额70%,蕨类植物52科2600种,分别占世界科数的80%和种数的26%,木本植物8000种,其中乔木约2000种,全世界裸子植物共12科71属750种,中国就有11科34属240种,针叶树的总种数占世界同类植物37.8%,被子植物占世界总科、属的54%和24% 2.中国生物物种的特有性高 拥有大量特有珍稀的物种和孒遗物种,如素有活化石之称的水杉、银杉等,且还有许多特有科属。分布局限在很小的特定生境中。 3.生物区系起源古老 中国古地理的优越环境成为古老物种赖以生存的避难所,或是新生孤立类群的发源地,许多古老物种都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4.经济物种异常丰富 重要的野生经济植物3000多种,纤维类植物440余种,淀粉原料植物150余种, 蛋白质和氨基酸植物260种,油脂植物370余种,芳香油植物290余种,药用植物5000余种,用材树种300多种,还有树脂树胶类植物,橡胶类植物,鞣料植物等,有杀虫效果的植物500种,多种具经济价值的微生物,包括700种野生食用真菌,380种药用菌,300种菌丝体等。 7.4 植物的分类 分类学是认识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对自然界多样性的生物进行分类主要有3类方法:形态学方法、遗传进化法、进化分类法 (一) 人为分类和自然分类 一、分类学的发展 1、人为分类法 1753年林奈以前的分类方法。这一时期的分类方法基本上是人为分类方法。 根据用途,或仅就1或2个特征进行分类。而不考虑它们的亲缘关系及在系统发育中的地位。 瑞典植物学家林奈(Karl von Linne, 1707-1778年) 于1735年出版“ 自然系统” (System Nature) 这一名著。《植物种志》将植物分为24个纲。 选择了生殖器官雄蕊或雌蕊数目作为分类的标准。 2、自然分类法 1753年林奈以后的分类方法。这一时期的分类方法基本上是自然分类方法。 根据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演化中的形状进行分类。运用形态学、解剖学、细胞学等多种手段。 与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分不开的,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他的《物种起源》。 林奈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动、植物的分类系统,并制订了一个统一的生物命名法.即双名法(binomial menclature)。 他的分类系统包括纲(class)、目(order)、科(genus)、种(spec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