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采油.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低渗透采油

低渗透油田注气提高采收率研究现状 王多伟1,郝瑞芬2,田殿龙2 ??(1.长江大学,湖北 荆州 434023;2.长庆油田分公司油气工艺技术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21)??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开采低渗透油田对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讨论了低渗透储层特征、分析了低渗透油田开发中的技术难点,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注气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并指出了我国低渗透油田注气提高采收率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低渗透油田;注气;原油采收率;油田开发;石油工业 中图分类号:TE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9-0046-02 ?   我国低渗透油田的储量很大,随着以中、高渗透层为主的老油田逐渐进入中高含水期开采,低渗透油藏的重要性将日益增加。提高对低渗透储层的认识,对我国石油工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低渗透储层的特征   (一)地质特征   低渗透储层形成有其独特的沉积环境及沉积后的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的影响,使其具有典型的特征,主要包括:(1)储层物性差,沉积物成熟度低,但后生成岩作用往往比较强烈;(2)孔隙度低,孔喉半径小、毛细管压力高,原始含油饱和度低;(3)基质渗透率低;(4)裂缝往往比较发育;(5)非均质性强;(6)粘土矿物含量高,水敏、酸敏、速敏严重。正是由于这些特征,决定了低渗透储层研究的特殊性。   (二)开发特征   1.低产井多。在开发过程中,油井自然产能低。渗透率低,导压系数小,压力传递慢,油井供液不足,投产后产量递减很快,出现很多低产井。   2.采收率低。油层受岩性控制,水动力联系差,边水,底水驱动很低,自然能量补给不足,多数油藏主要靠弹性驱动和溶解气驱方式采油。一次采收率很低,一般只能达到8%~12%,注水后,一般低渗透油田二次采收率提高到25%~30%,特低渗透油田则为20%~25%。   3.采油速度低。特低渗透油田,依靠天然能量开采,采油速度约在1%以下;注水开发,采油速度在1%左右;一般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采油速度在短期能达到2%以上。   二、主要矛盾和技术难点   1.低渗透油田的开发面临的主要三大矛盾是层间、平面和层内的矛盾;除此之外,在目前的开发条件下,主要的矛盾是注水井压力不断升高、吸水能力不断下降、采油井见效差、地层压力大幅度下降、生产能力急剧递减,以及注水量、产油量、开采速度和采收率都很低。形象的说,就是“注不进,采不出”。   2.裂缝问题。即沿裂缝方向水窜、水淹严重,距裂缝较远的两侧生产井注水效果很差。   3.采油工艺技术不适应问题。目前大多数油田仍采用杆式抽油泵,存在地层供液不足,供采不平衡,泵效低,抽油系统机械效率低等问题,因此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较多的低产井。   三、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概况   (一)研究状况   1.研究经验。从构造上,倾角大于15°,垂向渗透率大于0.2 L/m2的倾斜地层可以实现重力稳定驱;存在隔层且分布较宽的平缓地层或厚度小于3m的薄油层适合注气水平驱替。剩余油饱和度至少为25%,可考虑混相驱替;非混相驱时,原油饱和度至少为50%。在平缓地层内,注富气混相驱,其原油粘度最好小于1MPas,最高不能超过5MPas,密度小于876kg/m3;注干气混相驱,其原油粘度最好也不超过1MPas,最高不能超过3MPas,密度小于825kg/m3;非混相驱替,原油密度可在876~1000kg/m3之间。   2.水驱后油藏注气研究。适用多种油藏和气种类,可达到油藏提高采收率在3%~6%之间;水驱后油藏进行气驱,以水驱达100%后再进行气水交替驱;油藏水驱后的注气方式一般采用水气交替,但不适合低渗透油藏。   3.对注水后期油藏转注蒸汽开采的研究。水驱后转注蒸汽开采油藏的条件为:油层净总厚度比大于0.5,油层厚度大于10m,含油饱和度大于50%,油层孔隙度大于20%,地层原油粘度大于30MPas,垂向渗透率为正韵律较为有利,渗透率变异系数小于0.75。冷水驱后如果转热水(200)驱,由于热膨胀和降粘效果有限,所以对驱替效果改善不大,其残余油饱和度仍将高达28%左右;但转蒸汽驱能取得较好效果,其残余油饱和度将降至10%左右。转蒸汽驱时是否经过水驱以及水驱程度如何,对蒸汽驱的最终残余油饱和度影响不大,均为10%左右,但水驱时间越长,蒸汽驱时的经济效益将越差。   4.裂缝性油藏中注气驱。裂缝性油藏中注气驱是可行的,尤其向油湿性裂缝储层中注气,可以取得比水驱更好的开发效果,裂缝中注气与基岩原油之间的传递作用是使储层增产的关键因素。储层中裂缝发育方向和发育程度严重影响注入气流动路径、波及范围、突破动态以及产油动态,但气驱突破速度未必比水驱突破快,气驱波及范围也可能比水驱广。目前室内实验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