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捅马蜂窝.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1捅马蜂窝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 第八册 31、捅马蜂窝 执教:顺义区南法信小学 武宁 2009.3.12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捅马蜂窝》一文的内涵丰厚,倡导对生命的尊重及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情境,进入角色理解与体验。 “一篇文章学生也能大略地读懂”。本课时教学在学生初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确文章情感线索,通过质疑问难,直击重点,并联系上下文,立足全篇品味语言、培养语感、体会情感,从而使学生于联系中读懂文本,进行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我国著名作家冯骥才的作品语言生动、清新,充满生活的气息。本文就记叙了他儿时的一段难忘的经历“捅马蜂窝”:“我”出于好奇想捅马蜂窝——捅马蜂窝挨蛰——挨蛰后了解马蜂——盼望马蜂重建家园。课文以事件的发展为序,以“我”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在故事的回忆叙述中,告诉人们要与动物和谐相处,要尊重每一个生命,即文本最后一句话“我暗暗下定决心:不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因而,理解情感变化的原因及作者从这件事中受到的启迪是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2、学生分析 十来岁正是孩子好奇心强,喜欢冒险的年龄,因而文中“我”的经历容易与学生的情感发生共鸣,而课文结尾“我”的决心又是对学生心灵的启迪,所以学生对学习本文有着浓厚的兴趣。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他们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人物的喜怒哀乐,因而能在教师的引领下揣摩语言,深入阅读。而本文篇幅很长,对于四年级的孩子又有一定难度,因此课上必须做到长文短讲,抓住重点段落引导学生准确高效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旨。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本课时教学紧扣课文第三部分的重点段落第15自然段展开学习,抓住关键词(“罪孽感”)深入阅读,发现联系、以点辐射全文。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质疑、想象,联系上下文体会,利用多媒体出示关键句等手段,帮助学生读懂课文,体会情感,受到“不能伤害旁人”的思想启迪。 4、技术准备 搜集有关作家冯骥才的资料及马蜂习性资料 制作PPT课件 5、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及对策 第一课时,学生经历了初读课文,了解了故事内容,初步感知了“我”情感的变化。但学生很难理解“我”捅马蜂窝后所产生的罪孽感,因此在第二课时着重理解“我”思想感情变化的原因,进而引发学生对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思考。 【教学目标、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识1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我”的情感变化,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 3、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我”童年生活的乐趣,初步认识马蜂窝。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围绕课题质疑。(学生可能提出:谁捅了马蜂窝?怎样捅的?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一)轻声自由读课文,根据生字表或利用工具书,做到读正确。 (二)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是否正确。 (三)与预习结合,重点指导学习生字新词并导读难句。 1、读准字音 嬉(xī)戏 疙(ɡē)瘩 大莲蓬(penɡ)—这里,最壮观的要属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 2、记住字形 反驳——强调写法:右半部上下不同,上面是撇点,下面是撇捺。 绑 ——了解字义:捆,缚。(用绳子绑,所以是绞丝旁) 区分字形: 绑与帮,分别组词。 3、理解词义 反驳——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视死如归——逐字理解,思考一般用在什么地方。 罪孽感——查字典理解。 4、难句导读: 交流:你认为哪些语句不好读。相机指导下面语句: 我不禁想起那天它朝我猛扑过来时那副视死如归的架势。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出一死,真像一个英雄……我面对这壮烈牺牲的小飞虫的尸体,似乎有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的心上。 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说说你明白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2、集体交流,质疑并梳理问题。(简单问题当堂解决) 预计学生可能提出如下问题: (1)为什么爷爷说蜂窝捅不得,“我”还偏要捅? (2)为什么“我”消肿后还不敢去后院? (3)马蜂蜇了人为什么会死?(结合资料解决) (4)“我”捅了蜂窝,也挨了蜇,为什么还会产生罪孽感? …… 四、初步探究,感知情感 1、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注意按照“谁?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结果如何?”的顺序说一说) 2、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及“我”的情感变化给课文划分段落。 思考:在捅马蜂窝这件事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