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龙鱼苗种培育技术.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银龙鱼苗种培育技术

银龙鱼苗种培育技术 来源:科学养鱼 发布时间: 2010-10-26 银龙鱼是一种著名的热带观赏鱼,目前在世界各大洲都有作为观赏鱼饲养,我国目前每年消费该鱼数百万尾,基本都是从产地进口稚鱼,培养至20~50厘米上市的,因此,我国银龙鱼生产技术主要就是苗种培养技术。至目前为止,我国关于银龙鱼生产的研究、技术交流还很缺乏,本文旨在为银龙鱼生产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一、生物学简介 银龙鱼学名双须骨舌鱼(Osteoglossum bicirrhosum),又称银带,英文名:Arowana或 Silver arowana,分布于亚马逊河流域的巴西、圭亚那及秘鲁等地,主要栖息在亚马逊支流的水潭及浅水处的水生灌木丛中。在水体上层活动,常在靠近水面的地方捕食其他鱼类、甲壳类和昆虫。对低溶氧有较强的耐受力。 银龙鱼体形为扁长形,头部与身体同宽,主要比例性状:头长/体长=0.19~0.2,体高/体长=0.19~0.21,体高/体厚=2.1~2.5,全长/体长=0.94,口裂/头长≈0.9。头顶平直,口上位,口裂由颔下部以45°~60°仰角斜向吻端,吻部长有一对触须,侧线鳞33枚,身体两侧各有五排完整鳞片,体色银白、光泽度极高,略带浅蓝色,并有浅粉红色的纹路,背鳍起点与臀鳍起点相对,在身体后部,而尾鳍较小,鳍式:胸鳍1-6,腹鳍1-4,背鳍44,臀鳍53,尾鳍12。 银龙鱼生存水温22~32℃,适宜水温为25~30℃,适应pH 5.5~7.2,最适pH 6.0~6.5,适应硬度0~120毫克/升,要求溶解氧≥3毫克/升。银龙鱼生长迅速,1龄鱼体长可达45厘米,3龄鱼可长至80~100厘米,最大成年个体长120厘米,重4.5千克。 银龙鱼雌雄同形,肉眼难辨。成熟后每年产卵1~3次,每次约100~300颗,卵径约1.0厘米,适宜繁殖水温为26~28℃。雄鱼口腔含受精卵行孵化职责。 受精卵在50~60天之后孵化。刚孵化出膜的鱼苗全长约3厘米,带有很大的卵黄囊,卵黄囊完全消失前处于亲鱼保护之下。 银龙鱼个体大、光泽度高、泳姿优雅,有比较高的欣赏价值,虽然是肉食性鱼类,但并不凶猛,可以和很多种类的鱼共处,包括长丝鲈(又称丝足鲈)、地图鱼、鹦鹉鱼、泰国虎鱼、飞凤鱼、眼斑鲷(俗称金老虎、皇冠三间)等大中型的观赏鱼,因而成为最普及的热带观赏鱼之一。 二、稚鱼养殖管理 1.养殖条件准备 银龙鱼苗一般在起水平游时即可贩运,此时卵黄囊尚未消失,因此刚运回来的银龙鱼苗只能在小水体养殖,便于观察和管理,所以多数养殖户采用玻璃鱼缸养殖的方法,少数使用比较大的塑料方桶。 鱼缸以长150厘米×宽60厘米×高50厘米为标准,再长些也好,但深度不可随意增减。每个鱼缸备透气防跳缸盖一个,蓄清洁水40~45厘米深,安装1~2个气动过滤器,过滤材料表观体积约为蓄水量的1/20~1/30,或者采用多缸共用净化系统,则过滤材料的使用量按照同样比例计算,同时要保证水体循环率1/2~1/4小时(即每2~4小时鱼缸内的水被过滤一遍)。 养殖用水如是自来水,应该在进鱼前至少3天入缸并开启气泵打气,如非自来水,应提前用适量二氧化氯或漂白粉消毒备用。鱼缸入水后还要检查水的硬度和pH值,硬度不要超过150毫克/升,pH6.0~7.0为好,如果不符合要求,应在鱼苗进缸前调好。鱼苗进缸前调节水温至28±1℃。 2.鱼苗的放养 鱼苗放养密度因养殖条件而异,主要影响因子是系统对鱼苗排泄物净化处理的能力,即过滤系统的工作能力,以中等的净化条件和适中的换水率而言,鱼缸放养银龙鱼苗密度为500尾/米3,这样的密度可以维持到鱼苗全长达到8厘米时。 刚买回来的银龙鱼苗还带有卵黄囊,俗称脐带龙,如同一个刚刚出生的小生命一样,是比较脆弱的,对于恶劣环境的承受能力比较差,对于环境的突然改变也可能产生激烈的反应,因此,放养时的操作要注意轻柔、和缓。首先,将鱼袋内的气体排掉换上新鲜的“高氧空气”(即先加一半空气再打氧至满袋),将换好气的鱼袋放在鱼缸或蓄水池水面进行“同温化”,半小时后,同温应该已经实现,开始过水,给鱼苗一个适应新水质的时间和过程。过水的过程大约要1~2小时,太快对鱼苗不利。具体操作是:先将鱼袋内的脏水放掉2/3,剩下的水和鱼保留原处或倒入一个比较大的敞口容器,在保持氧气充足的条件下,以滴流的方式,缓慢加入与将要养这些鱼苗的鱼缸内同质的水。过水完毕后,用10毫克/升高锰酸钾浸泡鱼苗2~5分钟,再用柔软的密网将鱼苗捞进鱼缸,盖好防跳网。 3.鱼苗日常管理 鱼苗放入鱼缸当日及次日都不需要喂食,这两天的主要工作是观察鱼苗的状态和水质的变化,确定放养密度是否适当。第3天虽然鱼苗的卵黄囊还没有消失,还能为鱼苗提供一些营养,但是鱼苗已有摄食的需要,所以应该开始喂食。水蚯蚓和摇蚊幼虫都是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