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8年最新整理】传染病腹泻.ppt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年最新整理】传染病腹泻

腹 泻 无锡四院消化内科 李捷 正常排便规律 正常人一般每日排便1次,个别人每日排便2~3次或3~2天排便1次,粪便形状正常,量约150~200克。 何谓腹泻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排便习惯的频率,粪便稀薄,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 发病机理 正常人每24小时有大量液体和电解质进入小肠,来自饮食的约2L,来自唾液腺、胃、肠、肝、胰分泌的约7L,总计在9L以上,主要由小肠吸收,进入结肠的液体约2L,其中90%被结肠吸收,而随粪便排出体外的水分不到200ml,这是水在胃肠道分泌和吸收过程中动态平衡的结果。如平衡失调,每日肠道内只要增加数百毫升水分就足以引起腹泻。 发病机理 (一)高渗性腹泻 在正常人,食糜经过十二指肠进入空肠后,其分解产物已被吸收或稀释,电解质已趋稳定,故小肠内容物呈等渗状态,其渗透压主要由电解质构成。如果摄入的食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或药物(主要是2价离子如Mg2+或SO2-4)是浓缩、高渗而又难消化和吸收的,则血浆和肠腔之间的渗透压差增大,血浆中的水分很快透过肠黏膜进入肠腔,直到肠内容物被稀释成等张为止。肠腔存留的大量液体可刺激肠运动而致腹泻。 发病机理 高渗性腹泻的特点 ①禁食或停药后腹泻停止; ②肠腔内渗透压超过血浆渗透压; ③粪便中含有大量未经消化或吸收的食物或药物。 发病机理 (二)吸收不良性腹泻     (1)肠黏膜吸收功能减损:热带性口炎性腹泻、成人乳糜泻(麦胶性肠病)等均有肠黏膜病变,肠绒毛比正常粗短或萎缩,微绒毛杂乱或消失。   (2)肠黏膜面积减少:小肠被手术切除超过全长的75%或剩余肠段少于120cm可致短肠综合征,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均不完全。回肠末段被切除或病损时,胆盐重吸收障碍,总量减少,可致脂肪吸收不良。   (3)细菌在小肠内过度生长:也属于盲袢综合征的性质,细菌分解结合胆盐,影响微胶粒形成,导致脂肪泻。   (4)肠黏膜阻性充血:常见于门静脉高压和右心衰竭,肠黏膜充血水肿可引起吸收不良和腹泻。    (5)先天性选择吸收障碍:先天性氯泻 。 发病机理 吸收不良性腹泻的特点 ①禁食可减轻腹泻; ②肠内容物由未吸收的电解质和食物成分组成,渗透压较高。 发病机理 (三)分泌性腹泻 肠道分泌主要是黏膜隐窝细胞的功能,吸收则靠肠绒毛腔面上皮细胞的作用。当分泌量超过吸收能力时可致腹泻。 刺激肠黏膜分泌的因子可分为四类: ①细菌的肠毒素,如霍乱弧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的毒素; ②神经体液因子,如血管活性肠肽(VIP)、血清素、降钙素等; ③免疫炎性介质,如前列腺素、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等; ④去污剂,例如胆盐和长链脂肪酸,通过刺激阴离子分泌和增加黏膜上皮通透性而引起分泌性腹泻。各种通便药如蓖麻油、酚酞、双醋酚汀、芦荟、番泻叶等也属于此类。 发病机理 (三)分泌性腹泻 肠道分泌大量电解质和水分的机理相当复杂。近年发现,肠黏膜隐窝细胞中的第二信使如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钙离子等的增加是诱导黏膜分泌的重要环节。以霍乱弧菌和VIP为例,都是先与上皮细胞刷状缘上的受体结合,激活腺苷环化酶-cAMP系统,致cAMP浓度增高,引起大量肠液分泌。不是所有刺激肠黏膜分泌的因子都通过cAMP,梭状芽胞菌通过钙离子增加而引起分泌性腹泻。 发病机理 (四)渗出性腹泻 肠黏膜炎症时渗出大量粘液、脓、血,可致腹泻。渗出性腹泻的病理生理是复杂的,因为炎性渗出物可增高肠内渗透压;如肠黏膜有大面积损伤,电解质、溶质和水的吸收可发生障碍;黏膜炎症可产生前列腺素,进而刺激分泌,增加肠的动力,引起腹泻。 发病机理 (五)运动性腹泻 许多药物、疾病和胃肠道手术可促使肠蠕动加速,肠内容物过快通过肠腔,与黏膜接触时间过短,影响消化与吸收,发生腹泻。 常见病因 1.神经性腹泻,如糖尿病、甲亢、迷走神经切除后引起的腹泻; 2.胃肠切除后腹泻,如胃大部分或全胃切除、回盲部切除可分别使幽门和回盲部的活瓣作用消失而致腹泻。大段小肠切除也可致腹泻; 3.部分性肠梗阻; 4.肠易激综合征。 发病机理 运动性腹泻的特点    ①粪便稀烂或水样,无渗出物; ②腹泻伴有肠鸣音亢进; ③患者常伴有腹痛现象。 腹泻分类 腹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可见于多种病况 可分为: 急性腹泻 慢性腹泻 急性腹泻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 感染性腹泻由于细菌、病毒或霉菌感染引起 非感染性腹泻由于动植物、药物引起 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 大肠杆菌 进食隔夜食物、肉类及淀粉食物引起,潜伏期4-6小时,先有食欲不振、腹痛,后腹泻,呈水样、粘液样、血样,伴低热,少有呕吐。 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