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建铁路无砟道床工程施组设计
新建铁路xx至xx铁路客运专线Ⅷ标
无砟道床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xxxxxx客专项目部
二○一七年一月
第一章 编制依据、编制范围及设计概况 1
一、编制依据 1
二、编制范围 1
三、设计概况 2
第二章 工程概况 5
一、工程概况 5
二、主要技术标准 6
三、主要工程内容和数量 7
四、工程特点及难点 7
第三章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征 9
一、自然特征 9
二、交通运输情况 12
三、沿线水源、电源、燃料等可资源利用的情况 12
第四章 施工组织安排 13
一、建设总体目标 13
二、施工组织机构、队伍部署和任务划分 13
三、总体施工安排和主要阶段工期 16
第五章 临时工程 18
一、 施工便道及存板 18
二、 钢筋加工厂设立 18
三、 混凝土拌和站 19
四、 临时存板区 19
第六章 施工方案 24
一、施工准备 24
二、无砟轨道工程 26
三、施工工艺、关键技术、工艺要求 28
第七章 资源配置方案 81
一、主要工程材料设备采购供应方案 81
二、劳动力计划 82
三、临时用地与施工用电计划 82
第八章 管理措施 83
一、标准化管理 83
二、质量管理措施 83
三、安全生产保障措施 94
四、工期控制措施 99
五、投资控制措施 107
六、环境保护措施 108
七、水土保持措施 112
八、文明施工措施 112
九、节约用地措施 114
十、冬季施工措施 115
十一、雨季施工措施 117
十二、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 117
第九章 施工组织图表 124
一、附图 124
第一章 编制依据、编制范围及设计概况
一、编制依据
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3、《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2010;
4、《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5、《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11);
6、《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14-2014);
7、《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 10005-2010);
8、《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指导意见(试行)》(工管线路函【2012】159号);
9、《高速铁路CRT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TJ/GW112-2013);
10、《高速铁路CRT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隔离层用土工布暂行技术条件》(TJ/GW113-2013);
11、《高速铁路CRT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弹性缓冲垫层暂行技术条件》(TJ/GW114-2013);
12、《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嵌缝材料暂行技术条件》(TJ/GW119-2013);
13、《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板暂行技术条件》(TJ/GW 118-2013)
14、我公司现有的管理水平、劳力、设备、技术能力及长期从事类似工程建设所积累的工作经验;
15、新建铁路xx至xx客运专线招标文件、设计图纸、设计文件、通用图纸、设计联系单。
二、编制范围
xx铁路SG-Ⅷ标所有无砟轨道道床施工。
三、设计概况
1、轨道板
轨道板为带挡肩的双向先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轨道板宽度2500mm。厚度200mm,轨道板采用P5600、P4925、P4856、P3710、P5600A五种类型。
2、桥梁上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主要由4个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自上至下的结构分别为(以直线段为例)200mm厚双向预应力轨道板、90mm厚自密实混凝土结构层、隔离层及弹性垫层、200mm厚(直线段中心)混凝土底座。
(1)预应力轨道板
桥梁上的轨道板基本板型有长度5600mm、4925mm、4856mm三种,在桥台和非标准简支梁上根据配板设计确定非标准轨道板长度,其宽度均为2500mm、厚度200mm,轨道板下设置门形连接钢筋。曲线地段铺设曲线型轨道板,铺设原则为将轨道板端部第2对承轨台中线与轨道板中心线的交点布设在轨道中心线上。相邻轨道板间设置70mm横向缝。成品轨道板设计有施加纵向、横向双向预应力,根据施加预应力在施工工艺中的顺序不同,分为先张法和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板。
(2)自密实混凝土结构层
为固定轨道板的精调成果—轨道板间几何状态,同时使轨道板与底座板相粘结,设置厚度为90mm的自密实混凝土结构层,长、宽与轨道板相同。结构层内设计有防裂钢筋网片,并与底座限位凹槽内的配筋连接固定,自密实混凝土通过轨道板上预留的灌注孔灌注。
(3)隔离层及弹性垫层
底座上和凹槽底部设置中间隔离层(4mm土工布),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