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然图案化的新型二维原子晶体材料及其功能化
“自然图案化”的新型二维原子晶体材料及其功能化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蜂窝状单层结构。2004 年 Andre Geim 和 Konstantin
Novoselov 用剥离方法成功制备石墨烯并发现了其新奇的量子特性,2010 年他们因此获
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石墨烯具有超高的载流子迁移率、超高的透光率、室温下的量子霍
尔效应等优良特性,使其在电子学、光学、磁学、催化、储能和传感器等领域有着巨大的
应用前景,被称为 “未来材料”或“变革性材料”。石墨烯的成功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对新
型二维晶体材料的探索和研究热潮。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纳米物理与器件实
验室高鸿钧院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在石墨烯及类石墨烯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的制备、物性与应
用基础等方面开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居国际前沿的研究成果。在过去十年间,他们采用
分子束外延生长方法制备出了大面积、高质量的石墨烯及类石墨烯二维原子晶体材料,例
如:石墨烯[Chin. Phys. 16, 3151 (2007); Adv. Mater. 21, 2777 (2009)]、硅烯 [Nano
Lett. 13, 685 (2013)]、锗烯 [Nano Lett. 13, 4671 (2013)]、铪烯 [Adv. Mater. 26,
4820 (2014)]、二硒化铂 [Nano Lett. 15, 4013 (2015)]和锑烯 [Adv. Mater. 29,
1605407 (2017)]等,这些材料体系多数为国际上首次创制,相关工作在国际上居引领地
位。这些新型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的成功构筑不仅丰富了二维原子晶体材料库,同时为探索
其物理特性和潜在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一般来讲,二维原子晶体材料需要进行功能化或图案化才可能实现进一步的应用。例
如,在半导体产业中,半导体材料需要先利用光刻技术图案化,再进行电子掺杂或空穴掺
杂,进而形成 P-N 结和晶体管等。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的功能化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例
如,将分子或原子沉积到二维原子晶体材料表面实现掺杂,或者引入另一种二维原子晶体
材料构建叠层结构等。
最近,高鸿钧院士领导的联合研究团队在新型二维原子晶体材料及其功能化的研究中
又获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发展了一种构建纳米级精准规则图案的方法,首次构筑了两种
基于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的“纳尺度的自然图案”材料:一种是具有交替三角形拼图图案
的 1H/1T 型单层二硒化铂(1H/1T-PtSe2 ),另一种是具有周期排列三角形孔洞的单层硒
化铜(CuSe )。进一步将分子和原子分别沉积到这两种材料表面的实验显示这两种二维原
子晶体材料具有选择性功能化的特性。
单层二硒化铂(PtSe )具有两种构型,八面体型(1T )和三棱柱型(1H )(图1 )。在
2
此工作之前,2015 年该研究组利用直接硒化 Pt(111)基底的方法,制备出了高质量半导体
性质的 1T 型单层二硒化铂(1T-PtSe )单晶薄膜 [Nano Lett. 15, 4013 (2015)]。在此工作
2
基础上,他们通过对 1T 型单层二硒化铂薄膜(1T-PtSe )进行退火处理(基底 400℃) ,使其
2
表面形成硒原子空位缺陷,空位缺陷重新排列得到了三角形图案化的 1H/1T-PtSe 单层薄
2
膜(图 1 和图 2 )。进一步对1H/1T-PtSe 薄膜补充硒原子并在较低温度下(基底 270℃)
2
退火,可以获得纯的 1T-PtSe 薄膜,从而实现了 1H/1T-PtSe 薄膜和 1T-PtSe 薄膜之间
2 2 2
的可逆转变。为了验证该材料潜在的功能化特性,他们将并五苯(Pentacene)分子沉积到
1H/1T-PtSe 表面,发现并五苯分子选择性吸附在三角形的 1H-PtSe 区域。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种酿酒酵母培养物及其应用.pdf VIP
- 消防增压稳压设备的维护保养保养内容和方法.docx VIP
- 乡村振兴与乡村教育事业.pptx VIP
- 标准图集-20S515-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教学课件作者第三版赵映诚12第十二章专门档案的管理与利用(3333KB).ppt VIP
- 矿用自救器的使用方法.ppt VIP
- NC6相对NC5给客户带来的新价值.pptx VIP
- 公司廉政风险防控手册模板.pdf VIP
- 2025届高中英语外研版高考复习课件:The world of science.ppt VIP
- 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班会课件(共23张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