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5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灸治疗5课件

* 消渴 概念 消渴由禀赋不足、阴虚燥热所致,以多饮、多食、多尿为主症。其中口渴引饮为上消、多食易饥为中消、饮一溲一为下消,统称消渴。 消渴相当于西医学的糖尿病。尿崩症具有多饮、多尿等症状时,亦可参照本病治疗。 病因病机 基本病机是阴虚燥热。阴津亏耗为本,燥热偏盛为标。病位在肺、胃(脾)、肾。 1. 禀赋不足,五脏柔弱,善病消瘅。 2. 饮食不节,损伤脾胃,积热内蕴,化燥伤津。 3. 情志失调,肝郁化火,火热内燔,消灼阴津。 4. 劳欲过度,肾精亏损,虚火内生,上灼肺胃。 临床表现 燥热伤肺 烦渴多饮,口干咽燥,多食易饥,小便量多,大便干结,舌红,苔薄黄,脉数。 胃躁津伤 消谷善饥,大便秘结,口干欲饮,形体消瘦,舌红,苔黄,脉滑有力。  肾阴亏虚 尿频量多,混如脂膏,头晕目眩,耳鸣,视物模糊,口干唇燥,失眠心烦。 阴阳两虚 尿频,饮一溲一,色混如膏,面色黧黑,耳轮枯焦,腰膝酸软,消瘦显著,阳痿或月经不调,畏寒面浮,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周围神经炎 兼见肌肉消瘦,肢疼,肢麻不仁,行走如履棉衣之上、皮肤瘙痒。 雀目、白内障、青光眼 兼见视物模糊,眼前发黑,如蝇飞蚊舞,或如隔轻烟薄雾。      酮症酸中毒、感染、动脉粥样硬化、肾等病变。 并发症    本病在临床上为慢性进行性疾患,可分为无症状期和症状期两个阶段。Ⅰ型起病较急,Ⅱ型一般起病缓慢。 1.无症状期   多为中年以上Ⅱ型糖尿病患者,食欲好、体胖,精神体力如常人。常在查体或诊疗其他疾病时发现尿糖阳性,空腹血糖正常或高于正常,餐后两小时血糖高于正常,糖耐量试验显示耐量减低。 2.症状期   糖尿病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 临床分期 治疗原则 清热润肺,生津止渴。以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穴为主。 清胃泻火,调中养阴。以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穴为主。 滋阴清热。以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穴为主。 补肾固摄。以足少阴肾经穴为主。 燥热伤肺 少府、心俞、太渊、肺俞、胰俞、鱼际。 烦渴引饮者,加廉泉、内庭。 分型论治 胃躁津伤 脾俞、胃俞、三阴交、内庭、足三里、胰俞。 嘈杂善饥者,加中脘、内关。 肾阴亏虚 肾俞、太溪、肝俞、太冲、胰俞。 视物模糊者,加光明。头晕者,加上星。 阴阳两虚 太溪、肾俞、足三里、气海、命门、胰俞。 眩晕者,加太冲透涌泉。失眠者,加神门、三阴交。 补益肺阴 清肺热 清心泻火 健脾益胃以布津液 清降胃之虚火 补肾纳气缩泉滋阴 滋肝阴降肝火 周围神经炎 膈俞、血海、曲池、足三里、气海加局部取穴如肩髃、合谷、支沟、风市、解溪等。 针用平补平泻 雀目、白内障  睛明、承泣、风池、光明、肝俞、肾俞、太溪。 针用平补平泻,肝俞、肾俞、太溪可用补法。 其他疗法 1. 耳针:胰、内分泌、肾、三焦、耳迷根、神门、心、肝。轻刺激。每次取3~5穴,留针20分钟,隔日一次。 2. 皮肤针:叩刺胸7~10两侧,隔日或每日1次。 3. 穴位注射:胸3夹脊穴、脾俞,或胸10脊穴、肾俞。用当归注射液或小剂量胰岛素,每穴注射0.5~2毫升,隔日一次。 4. 鼻针:取肺(印堂处),肾(人中上缘),脾(鼻准头),胃(鼻唇沟起点),中等刺激,隔日或每日1次。      注意事项 1.严格按医嘱控制饮食。饮食有规律,勿过饥过饱,定时定量,当少量多餐但不加量,可常食用养生粥,如三七 山药粥:三七5克,生山药60克、粳米60克、酥油适量,粳米加水如常法煮粥。具有润肺健脾益气功效。葛根粉粥:葛根30克、粳米50克。将葛根切片,水磨澄取淀粉,粳米浸泡一宿,与葛根粉同入砂锅内,加水500毫升,文火煮至粥稠服用。具有清热除烦,生津止渴功效。 生地黄粥:鲜生地150克,洗净捣烂,用纱布挤汁。先用粳米50克,加水500毫升,煮成稠粥后,将生地黄汁加入,文火再煮一沸,即可食用,每日一至二次。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功效。 2. 正确吃水果,在以下四种情况下不吃水果:(1)血糖过高不吃,空腹血糖超过200mg/L;(2)餐前餐后不吃,只在两餐之间吃。(3)含糖量高不吃,干果比鲜果多,吃的量也限制;(4)不监测不吃,有监测条件时,应在吃水果前后进行监测,可以更好把握。 3.生活起居有规律,劳逸结合,勿熬夜。性生活有规律,防止感染性疾病;不要吃过量的抗生素药物。 4.调控情志,尽量保持情绪稳定乐观,勿大悲、大喜、大怒。学习一些养生知识。 心悸 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本病常见于现代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及心功能不全、神经官能症、甲亢、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