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X射线物理学基础.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科学]X射线物理学基础

* 机场背散射X射线安检 * 图 1-2 电磁波谱(各种射线的上、下限并非十分严格,图示仅为大致的范围) * X射线管剖面示意图 * X射线辐射过程.swf * ΔEKL = hν= hc /λ * 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 产生K系荧光辐射,入射光子需满足条件: hν≥ WK 即 ?≤hc / eUK = 1.24 / UK = ?K 时,才产生K系的荧光辐射。 ?K是把上述K壳层电子击出所需要的入射光最长波长。 在讨论光电效应产生的条件时, ?K称为K系激发限;若讨论X射线被物质吸收(光电吸收)时,又可把?K叫吸收限。 * 这里重点介绍一下伦琴发现X射线相关历史资料及相关趣闻。并介绍一下发现X射线之后为人类生活带来的重要影响。对劳埃的介绍可以提示在以后内容中具体介绍。 * 重点讲一讲两种辐射的物理过程,连续辐射是入射电子与靶材原子的相互碰撞作用,使电子减速损失动能,损失的能量以X光形式辐射出来。而特征辐射是若入射电子能量足够大,其与靶材原子的某个内层电子作用将其击出原电子壳层,使原子处于激发态,外层电子向内层跃迁,释放出的能量已X光子形式辐射出来。 * 连续X射线谱的产生: * 介绍莫塞来,巴拉克(1917诺贝尔物理学奖)和西格班(1924诺贝尔物理学奖)。 * 汤姆逊获1906诺贝尔奖 μl表征沿穿越方向单位长度上,X射线强度衰减的程度。它表示的是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物质对X射线的吸收,所以还与吸收物质的物理状态有关。 Modern Analytical Instruments and 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Modern Analytical Instruments and 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材料X射线衍射分析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for Materials Unit 1 X射线物理学基础 The Physics Base of X-Ray Chapter 1 * 两个重要人物: 伦琴(W.C. R?ntgen) 劳埃(M. von Laue) 1895年伦琴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X射线。 1912年劳埃发现了X射线在晶体中的衍射现象。 1.1 引言 这一伟大发现使得他于1901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因此而获得19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1.2 X射线的本质 ? 电磁波或电磁辐射,具有波粒二相性。 ? 波动性(图1-2 ) ? 粒子性 ? 描述X射线波动性的物理量,如频率?、波长?与描述其粒子特性的光量子能量E、动量P之间,遵循爱因斯坦关系式: E = h ? = hc / ? P = h / ? = h ? / c h是普朗克常数:Plancks constant 6.626×10(-34)J.s * ? 用于晶体结构分析的X射线波长: 0.25~0.05nm (硬X射线) ? 金属零件的无损探伤: 0.1~0.005nm ? 用于医学透视及安检的X射线波长则很长: 1~100nm(软X射线) 金属无损检测主要是对铸造缺陷和焊接缺陷进行检测。 * ? X射线产生的几个基本条件: ? 产生自由电子; ? 使电子作定向高速运动; ? 在电子运动的路径上设置使其突然减速的障碍物。 ? 主要构造: ? 阴极:发射电子。 ? 阳极:靶(target)。使电子突然减速并发射X射线。 ? 窗口:是X射线射出的通道。 1.3 X射线的产生 可见光(热光源)的产生是由大量分子、原子在热激发下向外辐射电磁波的结果。 而X射线则是由高速运动着的带电(或不带电)粒子与某种物质相撞击后猝然减速,且与该物质中的内层电子相作用而产生的。 聚焦罩:镍或者铁镍合金制成。 除会聚电子束作用外,还可吸收阳极发射的二次电子,以保护阴极灯丝和玻璃壳。 * 1.4.1 两种X射线辐射过程 关于高速电子击靶产生X射线的机理,按量子理论的观点,源于两个物理过程: ● 韧致辐射(连续辐射) 阴极射出的高速电子与靶材原子碰撞,运动受阻而减速,其损失的动能便以X射线光子的形式辐射出来。 ● 特征辐射(标识辐射) 靶材原子处于高能激发态时,内层电子跃迁辐射的X射线。 1.4 X射线谱 * ★ 辐射出的X射线的波长(频率),由电子跃迁所跨越的两个能级的能量差来决定: 辐射出的光量子波长 * 1.4.2 两种X射线谱 (连续,特征(标识)) ● X射线强度随波长连续变化的谱线称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