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标本采集手册[指南].doc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生物标本采集手册[指南]

微生物标本采集手册 目录 第一章 血液及骨髓标本的微生物检验.................2 第二章 痰标本的微生物检验.........................6 第三章 上呼吸道标本的微生物检验...................8 第四章 尿液标本的微生物检验......................9第五章 粪便标本的微生物检验......................11第六章 化脓和创伤标本的微生物检验................13 第七章 脑脊液标本的微生物检验....................15 第八章 胆汁标本的微生物检验......................16 第九章 胸水标本的微生物检验......................18 第十章 腹水标本的微生物检验......................19 第十一章 心包液标本的微生物检验..................20 第十二章 关节液标本的微生物检验..................22 第十三章 鞘膜积液标本的微生物检验................23 第十四章 生殖道标本的微生物检验..................24 第十五章 外眼部标本的微生物检验..................27 第一章 血液及骨髓标本的微生物检验 一、检查项目 血液、骨髓液的细菌培养 二、标本采集 【标本采集前的注意事项】 应在抗生素应用前或停药一周后采集标本,如不能停用抗生素,应于下次抗生素应用前采集。 【标本送检指征】 病人出现以下临床表现,或同时具备以下几种临床表现时应采集血培养。 1 发热(≥38℃)或低温(≤36℃) 2 寒战 3 白细胞增多(>10×109/L,特别有“核左移”时) 4 粒细胞减少(成熟的多形核白细胞<1×109/L) 5 血小板减少 6 皮肤、粘膜出血 7 昏迷 8 多器官衰竭 9 血压降低 10 呼吸加快 几种特殊情况: 1 可疑新生儿败血症时,除发热或低温外,很少培养出细菌,应增加尿液和脑脊液培养。 2老年菌血症病人可能不发热或不低温,如伴有身体不适、肌痛或中风,可能是感染性心内膜炎,也应采取血培养。 骨髓培养与血液培养的送检指征是基本一致的,临床常规血液感染有指征时以抽取血培养为主。但当骨髓炎时或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患者,抽取骨髓培养阳性率会远高于血培养。 【标本采集的容器】 法国梅里埃公司血培养仪配套血培养瓶(我院)或手工血培养瓶。 【标本的采集方法】 防止皮肤寄生菌或环境微生物引起的污染是血培养的关键问题,采血前严格执行消毒程序是十分重要的。 1 皮肤消毒程序: 严格按以下三步法进行: (1) 75%酒精擦拭静脉穿刺部位待30s以上。 (2) 用一根碘酊或聚维酮碘(碘伏)棉签消毒皮肤,1~2%碘酊作用30s或聚维酮碘作用60s,从穿刺点向外以1.5~2cm直径画圈进行消毒。 (3) 75%酒精脱碘。 对碘过敏的病人只能用75%酒精消毒,消毒60s,待穿刺部位酒精挥发干燥后穿刺采血。 2 培养瓶消毒程序 (1) 用75%酒精消毒血培养瓶橡皮塞子。 (2) 酒精作用60s。 (3) 在血液注入血培养瓶之前,用无菌纱布或棉签清除橡皮塞子表面剩余的酒精,然后注入血液。 3 培养瓶接种程序 抽取血液后,不要换针头,直接注入血培养瓶中,轻轻颠倒混匀,以防血液凝固。如果同时作需氧和厌氧培养,应先将标本接种到厌氧瓶中,然后再注入需氧瓶,严格防止将空气注入厌氧瓶中。 【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1 血培养采集的时间和频率 (1) 采血培养应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之前,在24h内采集2~3份血培养(一次静脉采血注入到多个培养瓶中应视为单份血培养),每次2瓶。因为研究已证实,2~3份血培养足以检测所有的菌血症和真菌血症。 (2) 入院前2周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连续3天,每天采集2份,可选用能中和或吸附抗菌药物的培养基。 (3) 对间歇性寒战或发热的患者,应在寒战或体温高峰到来之前0.5~1h采集血液,或于寒战或发热后1h采集。因为发热时血液中可能没有细菌。 (4) 可疑为急性原发性菌血症、真菌血症、脑膜炎、骨髓炎、关节炎或肺炎的患者,应在不同部位采集2~3份血培养。 (5) 不明原因发热,如隐性脓肿、伤寒热和波浪热,先采集2~3份血标本,24~36h后估计体温升高之前,再采集2份以上。 (6) 可疑为菌血症或真菌血症,但血培养持续阴性,应改变血培养方法,选择其它种类的培养瓶,如高渗培养瓶,中和抗生素培养瓶,结核菌培养瓶等,以获得罕见的或苛氧的微生物。 (7) 可疑为细菌性心内膜炎,在1~2h内多部位采集3份血标本,如果24h阴性,再采取3份以上的血标本。 2 采血量 成人:推荐每个血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