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拟行路难 蜀相 书愤
嘉定二年(1210),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 陆游的诗今存9300首。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60年来万首诗”,陆诗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书愤》 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写作背景 《书愤》写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此时他已是61岁的老人。他罢官在家乡山阴赋闲了6年,直到这一年春天,又被起用,任命为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这首七律即写于此时。 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的两重情感。 解 题 书:写 愤:悲愤,愤懑 书? 愤 陆 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前四句:回顾往事 后四句:抒发感慨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首联概括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追述年轻时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上句“那知”一词写出了诗人年轻时血气方刚、天真纯真。“艰”字直接道出诗人经历的辛酸与坎坷,浓缩了因主战而受的种种刁难、排挤和迫害,正如“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陆游《夜读有感》) 这两个词语暗含着对投降派迫害忠臣、阻挠北伐卑劣行径的斥责,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它是诗人“愤”的根源。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楼船”二句,一种理解,写诗人的亲身经历:陆游39岁(1163)在镇江任通判时,主张抗金的张浚统帅江淮兵马,给他带来了收复故土的希望,但张浚兵败,自己也被罢免。48岁(1172)在蜀地任王炎幕僚时,王炎策划进兵关中收复中原,诗人几次亲临前线,但王炎不久被调走,北伐又成泡影。 一种理解,写了25年前两次抗金胜利(如书中注释)。这表明南宋有能力保卫自己的国土,诗人很想投入到这样的战斗中去。 表现手法:不用一动词,不着一虚字,把作战的内容、气候、地点结合起来,构成两幅浩浩荡荡的军容场面。 这两句概括的辉煌过去恰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眼前形成鲜明对比。“良时恐作他年恨,大散关头又一秋。”想今日恢复中原之机不再,诗人之心何啻于泣血?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此联说现在,抒岁月蹉跎、壮志未酬的感慨。 颈联抒情悲愤,感叹生平抱负未得施展,却早生华发。句中的“空自许”和“已先斑”形成鲜明对比。一个“空”字形象地写出因宏伟志向无法实现而产生的那种沉重的失落感。一个“已”字生动刻画出诗人功业未就,人已衰老的悲愤之情。这两个副词吐露出诗人一腔忠义无处寄托,华鬓点点,壮志落空的愤慨之情。 “空自许”,跟“世事艰”照应,在现实的强烈对比之中,包含着对投降派罪恶行径的愤怒控诉和强烈指责。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借《出师表》中洋溢的坚定地北伐精神来借古讽今。“千载谁堪伯仲间”,今天,高居朝堂的衮衮诸公,有谁具有将帅三军北定中原的气节与精神?又可以从中看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体现了诗人虽屡遭挫折,但意志并未消沉。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表明态度:自己也会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死不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 愤 “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 “书”两次抗金胜利之役。 “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 “书”敬仰孔明、壮心不已之愿。 这首诗题目为“书愤”,就全诗来看,作者因哪些事而“愤” ? (找诗中字眼回答) 所愤之一:世事艰; 所愤之二:空自许; 所愤之三:鬓先斑; 所愤之四:谁堪伯仲间。 这首诗是诗人几十年生活经历的生动概括。它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 融入体验,体会情趣 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听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一开始即用一个独具匠心的比喻,感叹世态人情薄得就像半透明的纱。是谁让“我”到京城来做官的呢?流露出不得已来京的意思。只身住在小楼之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这是写诗人心情不安,彻夜不眠。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传来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这是点出临安城里不顾亡国危险的“太平盛世”景象。来到京城,诗人不去结交权贵,却独自呆在客邸里以“作草”“分茶”消磨时光,闲居无聊,志不得伸,于是诗人自我解嘲:“我”不会受到京城坏风气的影响,不等到清明就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