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中桂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月中桂子

月中桂子 胡兵 提起中秋月夜、桂子飘香,如此美妙、如此浪漫的情景相信人人不仅耳熟能详,且心向往之。然而未必有多少人会想到桂花结果之事,这并非我的想当然。我询问过朋友、亲戚、同事和所有熟悉的人,均不知晓桂花树结果。在互联网上亦有多人问及此。故具普遍意义。幼读唐诗时,白居易的《忆江南》中:“山寺月中寻桂子…”等句,并未引起我的注意,自以为此‘桂子’乃桂花也。山寺月中,应该是灵隐山寺,中秋月夜赏桂之雅事,从未有过疑问。1998年6月,在一间私人书店《藏宝斋》中购得《薰风词话 人间词话》合订本。在薰风词话卷四.廿一节中,见有‘月中桂子’的详尽介绍,从而推翻了我原来对“桂子”的诠译,引发了我探究此一问题的兴趣。兹录如下: 程泌《洺水词》(西江月)壬辰自寿句:“天上初秋桂子” 自注:“今岁七月,月中桂子下。”《识余琐述》谓:“此典绝新,惜语焉弗详。”案宋舒岳祥《闻风集》有《月中桂子记》,可与程词印证,唯岁月不同。记云:“余童卯时,先祖拙翁夜课余读书。会中秋,月色浩然,闻瓦上声如撒雹,甚怪之。先祖曰,此月中桂也,我少时尝得之天台山中。呼童子就西廂天井烛之,得二升许,其大如豫章子,无皮,色如白玉,有纹如雀卵。其中有仁,嚼之作脂麻气味。余囊之,杂菊作枕。其收拾不尽,散落砖罅缝者,旬日后辄出树。子叶柔长如荔支,其底粉青色,经冬犹在,便可尺余。儿童不甚爱惜,徙植盆斛,往往失其所在矣。是后未之见也。每遇中秋月明,辄忆此时事。今年五十九岁,对月怅然。此至情之精英也。今若有此,定汲井花水咽下也。”(原注:是岁为丁丑,宋景元二年,元至元十四年。)此事唐亦有之。《摭言》云:“垂拱四年三月,桂子降于台州临县界,十余日乃止。司马盖诜、安抚使狄仁杰以闻,编之史册。《南部新书》云:“杭州灵隐山多桂树。僧曰月中桂也。至今中秋夜,往往子坠。”《脞说》云:“张君房为钱唐令,宿月轮山,寺僧报曰:桂子下塔,遽登榻堂望之,纷纷如烟雾。回旋成穗,散坠如牵牛子,黄白相间。”盖屡见不一见,春夜亦有之矣。白香山《忆江南》云:“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又《虔州天竺寺》诗云:“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皆赋此事。 以现代观点,中秋夜月中坠桂子之说显然是荒谬不可信。如果是龙卷风把什么果实卷来而落下,也不会恰在中秋吧!然而桂树本身会不会结果呢?尝翻阅李渔《闲情偶寄》关于桂花一节,也未提及结子。我专门请教过花匠,她说,四季桂会结子。其它金桂、银桂结子不但未见,且未听说。网上有人也如是说,但亦有人只说桂花结子与其花的雌雄蕊构造有关。四季桂多见,其它桂树亦有。看来这一说有科学道理。 事有凑巧,去年冬天(2009年12月)在我每天上下班经过的一株老桂树上,发现在有的叶腋处平行地挂了桂果。状如莲子,呈纺缍形,但较莲子要小些,比豫章子要大。表面青绿色,间有白色斑点,并无香味。此株并非四季桂,而是一株金桂。我曾二次采来带果枝叶,示之于亲友、同事,并用手机拍照二张。去冬发现到今年4月中旬犹挂果在树,按网上云,要到4-5月果实方能成熟。据本人所见,在公历4 月15日以后,桂树上的果实已大部份不在了。于是,我在地上觅之。原来果熟蒂落,紫黑色皮已经脱去,露出黄白色果核。此核亦呈纺缍状、坚硬、表面有棱纹。不知中秋夜桂子从何而来?查阅《辞海》,〔木犀〕项下叙述桂果成熟呈紫黑色或青白色,奇香。虽然与我所见不尽相同,但桂花结果确系千真万确。只不过并非株株结果。在我工作地方,大约有几十株桂花树,只发现三株结果。其中二株是四季桂,一株为金桂。 自唐至今一千多年,我购蕙风词话也十多年了。在我心中,桂子的公案可以告一段落。吾生有涯,而知识无穷尽。真可谓活到老,学到老。敏锐的观察力,穷究到底的毅力,也永远不能把知识的瀚海吸尽。鉴此,我赋一七律以记此事,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采来桂子满堂幽,已谢秋花为我留; 岂有蟾宫坠香雨,分明月树孕儿筹; 千年梦惑于今醒,十载寒窗未始休; 更上层楼开望眼,云天尽处水悠悠。 于养颐斋 2010.3.31初稿 2010-4-13修正 2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