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安全风险防控措施汇编5.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身安全风险防控措施汇编5

图8- 50 立网的安全要求。见图8-51。 图8- 51 ①外墙脚手架高处作业必须安装密目式安全立网(一般规格为10cm2800目)。 ②立网的安全平面应与水平面垂直,网平面与作业面边缘的间隙不超过10cm。 ③立网与架体连接不宜绷得过紧,系结点要沿边沿分布均匀、绑牢。 ④密目式安全立网严禁作为平网使用。 安全作业行为 脚手架下方必须设警戒区域,悬挂安全警示牌,非工作人员严禁入内。 在脚手架上作业时,严禁上下抛掷物件、工具、材料等。见图8-52。 图8- 52 脚手架上的零散物件应及时清理,应放入专用箱内,并摆放整齐。见图8-53。 图8- 53 脚手架上的堆置物应摆放整齐和牢固,严禁超高摆放,以防掉落。见图8-54。 图8- 54 脚手架上的大物件应分散摆放,不得集中堆放,以防超重坍塌。见图8-55。 图8- 55 脚手架上的废弃物应及时清理,并用绳子系牢后溜放到地面。见图8-56。 图8- 56 使用的工具应及时放入工具袋内,工具袋应在脚手架上系牢。见图8-57。 图8- 57 避免立体交叉作业,必须交叉作业时,上下层之间要做好隔离防护层。见图8-58。 图8- 58 第六节 高处落物防控 高处落物主要指高处作业人员向下抛掷物件、搬运物件失控掉落或高处物件摆放失稳掉落,有可能砸伤下方人员。 安全作业现场 高处作业时,必须做好防止物体掉落的防护措施,下方设置警戒区域,并设专人监护。必要时在作业区域内搭设防护棚。见图8-59。 图8- 59 生产现场的孔洞盖板必须盖好,以防砸伤下方人员。见图8-60。 图8- 60 格栅式平台作业区域的下方应设置警戒区域,专人监护。必要时可在平台上铺设垫布(皮、板子等)。 上下层同时作业时,中间必须搭设严密牢固的防护隔板、罩棚或其他隔离设施。 在建(构)筑物上方存在落物危险的场所,下方应设置警戒区域、专人监护。见图8-61。 图8- 61 在有可能高处落物的场所必须悬挂“当心落物”警告牌。 安全作业行为 在进行高处工作时,不得在工作地点的下面通行或逗留。 高处作业必须戴工具袋时,工具袋应拴紧系牢。见图8-62。 图8- 62 高处上下传递物件时,应用绳子系牢物件后,再传递。严禁上下抛掷物件。见图8-63。 图8- 63 高处临边不得堆放物件。空间小必须堆放时,必须采取防坠落措施。见图8-64。 图8- 64 发现高处有可能坠落的物件应及时加固,或采取其他防坠措施。见图8-65。 图8- 65 较长的物件应用绳栓在牢固的构件上,不准随便乱放,以防失稳坠落。见图8-66。 图8- 66 高处场所的废弃物应及时清理。 进入锅炉燃烧室前,应检查砖块、焦渣有无塌落的危险,如有危险应先打焦渣后进入。 发现建(构)筑物或设备等高处有结冰时,应及时清理。 第九章 火灾与爆炸防控 第一节 概述 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爆炸是指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同时伴随有声响的过程。发电企业生产区域有可能发生火灾与爆炸的主要场所有易燃易爆物品场所、动火作业现场、输煤(制粉)系统、油系统、氢(氨)气系统。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有: 现场随意堆放的可燃物,如油毡、木材、煤(汽)油、塑料制品及装饰(修)材料等被引燃。 现场可燃气体或粉尘浓度超标,遇明火点燃或爆炸。见图9-1。 图9- 1 电(气)焊作业时,焊渣、电火花引燃可燃物。见图9-2。 图9- 2 乙炔气瓶泄漏,遇明火点燃或爆炸。见图9-3。 图9- 3 现场乱接拉临时电源、线路老化破损或超载用电,造成电路短路打火、引燃可燃物。见图9-4。 图9- 4 使用不合格的电动工具,造成电路短路打火、引燃可燃物。见图9-5。 图9- 5 照明灯具距可燃物较近,长时间照射被引燃。见图9-6。 图9- 6 煤(粉)长期积存引起自燃或遇明火点燃。见图9-7。 图9- 7 油系统泄漏,油或油气遇高温物体或明火点燃。见图9-8。 图9- 8 氢(氨)气系统泄漏,遇明火点燃或爆炸.见图9-9。 图9- 9 现场违章使用火炉、液化石油气等引燃可燃物。见图9-10。 图9- 10 现场流动吸烟,烟头随处乱丢,引燃可燃物。见图9-11。 图9- 11 第二节 个人能力与防护 个人能力要求 一般作业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消防安全常识,会使用常规的消防器材,能及时扑灭初期火灾,并会报火警。 氨站、集控室及特殊场所的人员必须会正确佩戴和使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企业消防主管应经当地消防主管部门专业技能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企业消防主管部门应每年对义务消防员进行一次专业技能培训及消防演练。 个体防护要求 进入电缆沟(隧道)、受限空间、烟火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