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学——四诊管理
第二节 闻诊
闻诊是通过听声音、嗅气味来诊查疾病的方法。
1
一、听声音
1、声音
实热证:声音粗重,高亢洪亮,烦躁多言。
虚寒证:声音低弱,沉静懒言。
鼾声不绝,昏睡不醒,多见于高热神昏或中风入脏。
小儿阵发惊呼,多为惊风。
2、语言
谵语:神志不清,语无伦次,高亢有力多为热扰心
神的实证。
郑声:神志不清,语音低微,时断时续为心气大
伤,精神散乱的虚证。
2
独语:喃喃自语,逢人则止为心气不足的虚证,
或痰气郁结,清窍敝阻。
狂语:精神错乱,语无伦次为痰火扰心。
言謇:舌强语言不清为风痰阻络。
3
3、呼吸。
呼吸声高气粗而促为实,热证;声低气微而慢为虚,寒证。呼吸急促而气弱为元气大伤;呼吸断续为气欲绝。
喘:呼吸急促,甚至鼻翼煽动,张口抬肩,难以平卧。
实喘为病邪壅肺,虚喘为肾不纳气或肺气虚衰。
哮:喉中有哮鸣声。分寒热。
短气;短促不相接继。不抬肩。分虚实。
少气:呼吸气少。
太息;长吁短叹,以呼气为主,为肝郁气滞。
4
4、咳嗽: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
暴咳声哑为实 “金实不鸣”,咳声低微,久咳声哑为虚“金破不鸣” 。百日咳多风邪与痰相搏,白喉为风邪火毒。
5、呕吐:胃气上逆,有物有声为呕吐,有声无物为干呕,有物无声为吐。
虚,寒之证,则呕声无力,来势缓,实,热证则来势猛,声音响亮。
6、呃逆:气逆于上,自喉而出,不能自止。
虚寒呃声低沉,实热则有力。久病呃声不绝,声低为胃气将绝。
5
二、嗅气味
1、口气
酸馊为食物不化,臭秽为脾胃有热,腐臭为内痈。
2、汗气
汗有腥臊味为湿热内郁,腋下汗臭为狐臭。
3、痰涕气味。
痰腥臭为肺痈,黄稠涕腥臭为肺热鼻渊。
6
4、二便气味。
5、经带气味:
6、病室气味:
一般而言,分泌排泄物,恶臭为实、热证;带腥味为虚、寒证。
7
第三节 问诊
问诊是医生通过对病人或陪伴有目的询问,以了解疾病的起始,发展演变,治疗经过,现有症状和其它与疾病有关的情况,来诊查疾病的方法。
8
一、问寒热
恶风、畏寒、恶寒
1、恶寒发热
多为外感病初期,是表证的特征。
恶寒重而发热轻,为外感风寒,恶寒轻而发热重,为外感风热。恶风而发热轻,为伤风表证。
2、但寒不热
多为里寒证。寒邪直中脏腑,为新病,实证;久病畏寒,多为阳虚所致。“阳虚则生寒”.
9
3、但热不寒
高热不退,为壮热,多为里热炽盛;有规律的按时发热为潮热,其中日晡潮热为阳明腑实证;午后潮热,入夜加重,或骨蒸潮热,多为阴虚;午后发热伴身热不扬多为湿温病;身热夜甚可见于热入营血。
4、寒热往来
恶寒发热交替发作,为正邪交争于半表半里之间,不能入里,也不能发于表,常见于少阳和疟疾。
10
二、问汗
“阳加于阴谓之汗”——汗液是阳气蒸腾气化阴液出于肌腠而成,问汗可以辩邪正盛衰,气血津液的盈亏。
问汗内容:时间、部位、多少、性质、伴随症状等。
11
1、表证辩汗
表证无汗----外感风寒表实;
表证有汗----外感风热表实证或表虚自汗。
2、里证辩汗
自汗-----汗出不已,动则为甚(多阳虚)
盗汗---睡时出汗,醒时则止(多阴虚);
里热炽盛----大汗、大热、大渴、脉洪大;
亡阴之证----汗热而咸,脉细数无力;
亡阳之证----汗凉而淡伴脉微欲绝;
12
汗粘腻而汗出不畅为湿热证;
先恶寒战栗,然后发热大汗为战汗,多见于热病邪正交争剧烈,为疾病的转折点。
出汗后预后:
如果汗出热退身凉脉静为邪去正复;如果汗出身热,烦躁不安,脉搏急促为邪盛正衰之象。
13
3、局部辩汗
头部出汗可因阳热或湿热;
额部出汗,冷汗淋漓,伴脉微欲绝为元阳离散,虚阳
外越的危证;
半身汗出,因痰湿或风湿内阻,营卫不和,或中风。
手足心汗出甚则为脾胃湿热,或阴经郁热。
阴囊汗出而潮湿为肝经湿热。
14
三、问疼痛
问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