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7冷库制冷工艺§7-1冷藏库建筑的特点和组成-暖通空调.ppt

7冷库制冷工艺§7-1冷藏库建筑的特点和组成-暖通空调.ppt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冷库制冷工艺§7-1冷藏库建筑的特点和组成-暖通空调.ppt

c.优缺点 优点:空气流通距离短,库温均匀,冻结速度较快。 缺点:冷风机台数较多,耗电量较大。 ②吊顶式冷风机冻结间 a.冻结设备布置 吊顶式冷风机吊在冻结间平顶下,冻结间的宽度一般为3m或6m,长度不受限 制,可以构成隧道式的冻结装置。 b.气流组织及库温 冷空气通过导向风管向下吹出,然后均匀地横向吹过下部吊轨上的肉片或货 架、吊笼上的盘装食品,肉片间的平均风速仍应为1.2~2m/s,盘装食品间的平 均风速也应在1~3m/s。冷空气吸热吸湿后沿吸风侧的墙面向上返回冷风机。 这种气流组织的特点是风压小,气流分布均匀。 冻结间的温度仍为-23~-30℃,冻结时间一般为10~20小时。 c.优缺点 优点: 冷风机不占建筑面积,库温均匀。 缺点:使用冷风机的台数较多,维修不便,且要特别注意融霜水外溢。 ⒊冷藏间 ⑴冷却物冷藏间 ①冷藏间温、湿度要求 温、湿度要求应根据所贮存的大宗食品要求来确定,如冷库建设单位未提 出明确的要求,一般可按0℃,相对湿度=90%设计。 ②设备布置 冷却物冷藏间一般可利用冷库的地下室,或布置在其首层。冷藏间内各区域 的温度差应小于0.5℃,湿度差小于4%。 冷却物冷藏间一般用冷风机做冷分配设备,同时配置均匀送风管。冷风机宜 布置在冷间近门的一侧。当冷间宽度12m时,送风道设置在冷间的主要通道上 方,当房间宽度12m时,可设在冷间一侧的上方。均匀送风道布置在主要通道 上方的好处是: a.风道两侧送风射流的射程基本相等,喷嘴设计可因之简化; b.即使风道表面凝结滴水,也不致滴到货物上; c.不需专设回风道, ③气流组织 均匀送风道的截面是矩形的,该风道长度方向高度不变,只改变宽度尺寸, 风道首部和尾部的宽度比为2:1;首段风速可采用6~8m/s,末端风速采用 1~2m/s。 风道上两侧的空气分布器采用圆锥形喷嘴,均匀地布置,喷嘴中心间距为 1m左右,但应避开冷间的柱帽。喷嘴角度有两种:一种是喷嘴轴心线与楼板 成17°或19°仰角;另一种是喷嘴水平安装,气流方向与主梁平行。 冷空气射流贴着楼板,沿冷间货堆上部空间吹至墙面,然后流过货堆,从 主要通道回至冷风机回风口。回流区的流速大约在0.3~0.5m/s。 喷嘴处的空气阻力可按下式计算: (pa) (7-6-1) 式中: —喷嘴阻力, (pa) —经过喷嘴处的空气流速, (m/s)。 —喷嘴出风口温度下的空气密度,(kg/m3)。 —圆形喷嘴有效系数,一般为0.93~0.95。 ④堆货要求 ⑤通风换气要求 通风换气应符合下列要求: a.冷却物冷藏间宜按所贮货物的品种设置通风换气装置,换气次数每日不宜少 于2次; b.面积大于150m2或虽小于150 m2但不经常开门,以及地下室、半地下室的冷却物冷藏间,宜采用机械通风换气装置。进入冷间的新鲜空气应先经冷却,北方寒冷地区,还需对新鲜空气进行加热处理; c.新鲜空气的进风口,应设置便于操作的保温启闭装置; d.冷间内废气应直接排至库外,出风口应设置便于操作的保温启闭装置; e.新鲜空气入口和废气排出口不宜在同侧开设。若在同侧开设时,排出口应在新鲜空气入口的下侧,两者垂直距离不宜小于2m,水平距离不宜小于4m。 f.冷间内的通风换气管道、通风管道穿越维护结构处及其外侧1.5~2m长的管 段,常温穿堂内排气管均需保温; g.排气管道应坡向库外,进气管道冷间内的管段应坡向冷风机;风管最低点应有放水措施。 ⑵冻结物冷藏间 ①冻结物冷藏间温、湿度要求 温度为-18℃,相对湿度最好维持在95%以上,冷间温度允许波动为+1℃; ②采用冷却排管的冻结物冷藏间 冷间内是借助冷空气的密度变化而实现自然对流换热。 冷却盘管具体布置要求是: a.顶排管上层管中心线离平顶的间距为:光滑管不小于250mm,翅片管不小于 300mm;单层冷库及位于多层冷库顶层,可将顶排管单层铺开布置;多层冷库 的其他各层宜将顶排管布置在冷间通道的上方。 b.墙排管应设置在外墙一侧,安装位置宜高些,最好在冷间2/3高度以上,以 强化冷空气的自然对流;墙排管中心线与墙壁的间距为:光滑管不小于150mm, 翅片管不小于200mm。 c.多组顶排管的供液和回汽管的连接,应采取“先进后出”即同程的布置方式。 对于多组下进上出的墙排管,应在各组墙排管下方设供液集管。 d.当库房面积200m2时,顶排管和墙排管的供液管、回汽管可以合用;库房 面积为200~450m2时,顶排管和墙排管的供液管应分别设置,回汽管可以合用; 库房面积500m2时,顶排管和墙排管的供液管、回汽管均需分别

文档评论(0)

wendang_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