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们”群中的女性散文诗.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7卷第2期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V01.37No.2 2017年5月 JournalofHebeiNormal forNationalities May.2017 University 【散文诗研究】 论“我们群中的女性散文诗 喻子涵 (贵州民族大学 多彩贵州文化研究院,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 “我们”散文诗群中的女性散文诗,延续了“女性诗歌”敏锐的艺术气质,走出了“性别诗歌”的阴影。女性散文诗 从个体生命体验出发,关注人类精神价值和普遍命运,揭示人与万物的依存关系,以其厚重而多彩的“大生命”书写,为当今女 性散文诗立命。女性散文诗力避“阴柔”格调和“感性”泛滥,自觉将“知性”融入“感性”,践行“意义化写作”理念,写出 了“感性”与“知性”浑然交融的散文诗佳作,矫正了散文的“滥情”和“软性”弊病。 关键词: “我们”散文诗群;女性散文诗;大生命;感性;知性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63(2017)-0092-07 DOh 10.16729/j.cnki.jhnun.2017.02.013 “我们”散文诗群发源于北京。这是2l世纪散文诗突围的需要,也是近百年散文诗坚毅探索曲折发展 的结果。当散文诗崛起需要一种新的美学理念支撑和示范性文本引领的时候,由周庆荣、灵焚等散文诗人 倡导,以“关乎当下”“意义化写作”“文体独立”和“大诗歌意识”为诗学主张的“我们”散文诗群2009 年初在北京北土城诞生,随即辐射全国,成为中国散文诗最具变革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成果的一个群体, 也是刷新中国散文诗面貌、改写中国散文诗历史、获取中国诗坛对散文诗整体认知的一个重要民间诗歌团体。 “我们”散文诗群的标志性成果,除了一套逐步完善的理论体系以外,就是陆续出版了年度选本《大 诗歌》、“我们文库”和“我们·散文诗丛”。至2016年底,“我们·散文诗丛”已出版三辑共24位实力散 文诗人的个人专集,基本代表了“我们”散文诗群的美学主张和突围业绩。而且,“我们”散文诗群中的 女性散文诗,在参与散文诗探索和突围中最为显目。从“我们·散文诗丛”三辑24本来看,第一辑里有 爱斐儿、语伞、转角、贝里珍珠,第二辑里有章闻哲、水晶花、白月、弥唱,第三辑里有李明月、文娟、 瑞娴、陈茂慧,女性散文诗占据着这套丛书的半壁江山。或许不是编者的有意为之,而是女性散文诗人的 创作活跃度和能力水平实在不能忽略。不仅这套丛书如此,选入其他丛书或独立出版的女性散文诗也很多, 比如宋晓杰、金铃子、三色堇、雪漪、姚园、天涯、宓月、南小燕、丹菲等人的散文诗作品,并且她们也 是“我们”散文诗群的重要成员。因此,本文以此为考察样本,分析阐述“我们”散文诗群中的女性散文 诗特质及其文学意义。 一、走出“性别诗歌”的阴影 谈论“女性散文诗”则要追溯现代“女性诗歌”的历程。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女性诗歌”源于现 代女性意识生成。而萌发于“五四”时期的现代女性意识,是在“人的运动”(陈独秀)、“人的觉醒”(鲁 迅)、“人的文学”(周作人)的倡导启蒙下,同步产生的对人的内心情感的细腻触探、人的自然生命状态 的重新认识和自我生存价值的强烈追寻。从“五四”时期的冰心、石评梅到30年代“新月派”诗人林徽因、 40年代“九叶派”诗人陈敬容、郑敏等,她们从内心关注到“爱的哲学”(冰心),从情感倾诉到生命体悟, 从自我觉醒到个性解放,使现代女性意识烛照下的“女性诗歌”充满情绪色彩和女性内视特征,为中国“女 性诗歌”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瑞。 7-03-14 收稿日期:201 作者简介:喻子涵(1965一),男,贵州沿河人,贵州民族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跨媒介文学。 万方数据 第2期 喻子涵:论“我们”群中的女性散文诗 如果说,现代文学史上的“女性诗歌”是以“人的发现”(茅盾)为切入点,以女性地位的诉求、女 性立场的彰显、女性情绪的袒露、个性解放的追求为表现形态的,那么到了80年代,在社会变革与冲突 的背景下,从“朦胧诗”时代的舒婷发出女性人格独立宣言,到“第三代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