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科学社研究综述
中国科学社研究综述
09数学与应用数学4班 普霖 09402030443
摘要:中国科学社是我国现代史上出现的第一个民办的综合性科学团体。他不仅编辑出版了驰名中外的《科学》杂志,而且创立了业绩显著的生物研究所,同时还兴办了诸如科学图书馆、科学博物馆、科学图书仪器公司等多种事业,为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和发展做
出了重要的贡献。
关键字:中国科学社 科学宣传
中国科学社成立于1915年。事实上,1914年的夏天,当欧洲大战正要爆发的时候,在美国康乃耳大学留学的几个中国学生某日晚餐后聚集在大同俱乐部廊檐上闲谈,谈到世界形势正在风云变幻,我们在国外的同学能够做一点什么来为祖国效力呢?于是有人提出,中国所缺乏的莫过于科学,我们为什么不能刊行一种杂志来向中国介绍科学呢?
《科学》杂志作为中国科学社的机关刊物自然是其科学宣传的主要载体。其“缘起”有云:“同人等负岌此邦,于今世所谓科学者庶几日知所亡,不敢自谓有获。顾尝退而自思,吾人所朝夕诵习以为庸常而无奇者,有为吾国学子所未尝习见者乎?其科学发明之效用于寻
常事物而影响于国计民生者,有为吾父老昆季所欲闻知者乎?诚不知其力不副,则相约为科学杂志之作月刊一册以晌国人。”【1】1915年的《科学》以宣传世界最新科学知识为帜,一经发表便在国内外好评不断,国内外学者纷纷响应,从1915年到1919年,仅仅4年,月刊从之前的翻译各个国家最新科技文章到了有自己专门的笔者和专业,说明其科学主体不断扩大,范围不断扩大,影响也是相当深远。在这一时期,不得不提到当时积极支持《科学》的中国科学之一代精英:任鸿隽、杨锉、胡明复、秉志、赵元任、何鲁、竺可祯、王进、谢家荣、胡先墉等,正是他们在第一时间意识到科学的重要意义以及国人在科学上的匮乏,了解到《科学》的创立的深远意义,《科学》才能够走的那么远,才能有后来的中国科学社。
中国科学社既以“《科学》刊杂志社”起家,便以《科学》杂志为机关刊物和喉舌的一个科学社团。其成员亦多系集编辑、作者、社员二种身份于一身者。《科学》忠实记载了中国科学社从诞生到结束
的完整历史,中国科学社有时儿乎是倾其所有也要保证你《科学》出版。没有《科学》,中国科学社就只能是科学家脑子中的一个记忆而已,绝不会有现在如此丰富、如此翔实的这数千万字的文字记载。然而,如无中国科学社这样强有力的社会建制作支撑,如无在此旗帜下团结起来的数千名科学工作者作为社员、编辑和作者,《科学》也就成为无源之水难以维继。由此,《科学》不仅开创了最具现代意义的中国科学期刊模式,而且继《格致汇编》《亚泉杂志》《科学世界》之后,养成了百余名近代中国第一批科学家、编辑、作者二重身份合一的新一代科学期刊编辑队伍。《科学》还通过其小范作用,把西方科技社团的办会方式和与之依存的科学期刊办刊方式介绍给中国学会工作者和科学期刊工作者,并且将科学期刊的社会功能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此即《科学》的首创者任鸿隽所说的:“历来科学历史家都以科学刊物的兴盛为科学发达的必要条件之一,正是因为有了刊物,科学发明才能迅速地传播,普遍地讨论,而后科学真理才能明确的成立,而为人类所利用。从这个角度来看,一切科学必须满足两方而的要求:一是给科学工作者以发表论文的机会;二是给科学家以讨论问题的便利。这是研究科学者的最低要求,也是促进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所以,科学刊物只要条件允许,自应以多为贵”【2】。 1947年7月,《科学》月刊联合18种科学刊物首创的我国第一个科学期刊社团——中国科学期刊协会,及其所发表的《中国科学期刊协会成立宣言》无疑向世人更明白地昭示:科学期刊已壮大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职业,科学期刊编辑自科学社团和科学家群体中分化而出,也已分工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群落。
然而,受国外学者影响,一些学者不问青红皂白把中国科学社归到
‘唯科学主义”之列。有此先见,中国科学社的科学宣传、科学实践都带有了“唯科学主义”的色彩。这是极为不妥当的。中国科学社从1914年筹创开始,到1960年宣告结束,在长达46年的发展历程中主要经历了科学启蒙——科学研究——科学普及——科学建国4个阶段,《科学》在前期多介绍西方科学,以后才逐渐刊载国人的科学研究成就。到30年代,随各科学学会的陆续建立,“科学化”运动的兴起,《科学》开始转向通俗化。为此,中国科学社还创办了普及性刊物《科学画报》。抗战结束后,中国科学社开始有意识地参与科学建国,表现出参政议政和要求联合的倾向。这4个阶段并非线形发展,只是在不同时期有主次之别。科学宣传与研究一直是中国科学社的主要宗旨和目的,贯穿于中国科学社事业始终。中国科学社所取得的科学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因而,对中国科学社的突出贡献理应予以客观公正的定位,绝不能受“唯科学主义”先见的束缚。许良英曾撰文指出,“把这种情况(如《科学》月刊发刊词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