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初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学初步

讲课纲要 国学起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 国学的真谛 什么是国学 国学经典选介 (《周易》、《论语》、《老子》、《孙子(兵法)》和《(六祖)坛经》等) 国学研究名家简介 (王国维、梁启超、章太炎、鲁迅、蔡元培、胡适、陈寅恪、郭沫若、冯友兰、钱钟书等) 国学的当代意义 国学的命运 国学在今天的使命 国学与教育 国学的研究进路 研究内容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 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学 以惠能为代表的禅学 研究方法 历史的分析 哲学的分析 现实的回应 望海潮·国学研究 (2010年5月) 春风迎曙,红棉飘絮,满园鸟语花香。 博雅放怀,云都聚宝,只为社稷奔忙。 灿灿好时光。 忆今古千载,嗟叹玄黄。 无尽珍珠,拥随英杰耀华邦。 蛮腰斜映明窗。 喜精修浩典,资治谐庄。 儒道交融,慧心相透,巍峨国学高堂。 任挺拔脊梁。 惟愿天人一,举目泱泱。 乘兴归来,神州无处不骄阳! ――载2010年6月24日《亚太经济时报》     △ 思考讨论题: 我们今天为什么要推动国学研究? 研究国学应当坚持什么样的态度? 以人为本即是仁       ――《论语》今读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儒学的过去和现在 关于孔子和《论语》 关于孟子和《孟子》、荀子和《荀子》 对儒学的社会评价 积极的影响 消极的影响 认识论 智慧之源――学而行之 什么是“知” 怎样获“知” 简要的评述 为政治国 治国理念――施行仁政 什么是“仁” 与“仁”相连的“道”、“礼”、“义” 关于“正名” 为政主张 法律思想 简要的评述 为人处世 入世形象――志士仁人 入世与人生 君子形象 中庸之道 简要的评述 为学育才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 人民性 素质多元化 科学态度 简要的评述 布衣孔子 (2010年9月) 布衣孔子史翁说,贫贱催人自奋蹄。 创世培园修硕果,怀仁主政发悠思。 升沉起落堪为叹,加减乘除未失迷。 环宇今朝多宪律,尊儒何故暗相期? △ 思考讨论题: 儒学的积极思想有哪些?消极思想又有哪些?我们今天应当怎样研究儒学? 试对下列诸儒作个评述: 孔子 孟子 荀子 朱熹     3.现在世界各国办了许多“孔子学院”。如何评价这一国际文化现象? 遵循规律方为道       ――《老子》浅探 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 达 生。   ――《庄子》 道学的过去和现在 关于老子和《老子》(即《道德经》) 关于庄子和《庄子》、孙子和《孙子(兵法)》 对道学的社会评价   积极的影响 消极的影响 认识论 基本哲理――天道自然 什么是“道” “道”与“一”、“无”、“有”、“知” “道”之“玄”与“自然” 德 朴素的辩证法 简要的评述 政治思想 治国理念――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 “为无为而无不为” 施政主张 法律思想 简要的评述 人生观 人生追求――返朴归真     清静和顺     知足去奢 简要的评述 谋略 处世谋略――应变制胜 以柔克刚 以奇致胜 简要的评述 凡人老子 (2010年9月) 神龙亦自史翁说,本色归来失异端。 道法自然原物理,无为而治乃民坛。 古今中外称玄学,地北天南探慧源。 时有粃糠时有米,且当儒道一齐观。 △ 思考讨论题: 道学的积极思想有哪些?消极思想又有哪些?我们今天应当怎样研究道学? 试对下列诸道作个评述: 老子 庄子 孙子     3.在今天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中,如何运用和发挥先贤的智慧? 自我和谐才称心       ――《坛经》初识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坛经》 岭南文化名片之一:惠能《坛经》 关于惠能和《坛经》 对禅学的社会评价 佛法入门――缘起性空 佛法的基本信仰 佛教四诀 世外佛教与人间佛教 禅宗的创新――顿悟成佛 明心见性 无念为宗 对佛教的中国化、平民化和现世化的推进 佛教也是一种文化――“善”的文化 禅宗的寄托 佛教中的和谐理念 人的心理的最高境界――自我和谐 人的心理和谐 清风明月任逍遥 重访龙山 (2007年2月) 又来南国访龙山,花未竟开月未圆。(1)   妙语传心成正道,禅机已在顿悟间。 注:(1)龙山,中国禅宗开创者六祖惠能的家乡。 ——载于2007年2月8日《亚太经济时报》C06版 ——曾登载于“中国经济法网”,2007年9月 △ 思考讨论题: 如何历史地、科学地认识包括佛教在内的宗教现象? 以惠能为代表的禅学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元好问有诗云:“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试列举禅诗若干,并加以评述。 儒、道、释三教合流新论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予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