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游仙女山记
游仙女山记
(成都) 张和平
清同治四年,仪邑优贡彭鹤龄诗云:“方州城北有仙山,楼台缥缈五云间。天梯百尺盘鸟道,怪石嵯峨掮翠鬟。”仙山者,仙女山也。仙女山者,朱德故里唐巴沿线之名山也。久誉仪巴,驰名川北。然于此以外,知者甚寥,记之无闻。
己卯仲冬朔日,予游仙女山。折服于造化神秀,人文璀璨,又感于山之无文,行而不远,作文以记之。
予自仪陇乘车,沿唐巴路北行八里,至游神庙。于此山外看山,可识山之全貌。仙女山乃巴山余脉。山形如屏,横亘西东;逶迤九曲,宛若游龙;烟云绕浮,神姿仙态;殿阁缥缈,明灭可见。头峰琼楼玉宇,想是天上宫阙;龙身气宇轩昂,仿若腾身跃天。此则仙女山之大观也。
过游神庙东行二里,为山脚小镇三蛟。仙山之阳,有盘山公路,蛇行而上,至于半山。梯地桔柚,蓊蓊成行;崖壁松柏,负势竞上,仙山圣池,建于道旁。弃车取道,步土坡,拾石级,斜行而上。谒过“当方土地”、“送子娘娘”,方至山脊阙处。左望金鸡昂首,右看驼峰兀立。
小憩讫,复拾级以登,至龙身二峰。土地平旷,方百米。山
石黄土,间生茶树。观光望景,直视无碍。东瞰三蛟,西望大仪,
南眺方州,北倚张公。万壑千山,尽收眼底。
下二峰,复至山之阙处,沿山脊,望头峰攀登。丽日升天,如沐追光;冬雾渐退,万物披阳;清风凛凛,松枝摇寒。仙女庙前,有亭亦仙。亦仙亭者,黄耆布衣黎家驹援建,以其先父梨园名角亦仙之名名之也。形呈一字,当于要冲。飞檐上挑,翼然欲飞。前额匾曰:“仙女名山”,两柱嵌联:“上仙山勿生心中杂念,入净地超脱人间烦恼。”亭长二十米许,雕梁画栋,坐板围阑。左侧有《亦仙亭记》,右刻有《颂仙女名山》,诗云:“久负盛名仙女山,高耸入云势参天。虎跃龙台瞰大仪,鸿姑居峦显威严。姑弹琵琶咏方州,仙女名胜世代传。百姓踏青入圣地,络绎不绝上峰峦。改革开放注甘露,仙女名山成公园。”予谓亦仙亭亦观景亭,于此建亭,智者为也。游山观景,景在山外。予观夫仙山胜状,在亦仙一亭。沟坝纵横,田园交错;山岳起伏,千姿百态;紫气东升,炊烟四起;男耕女锄,夫伴妻随;风铃悦耳,木鱼声声;集镇村居,或远或近;唐巴干线,横贯延伸。美哉,亦仙!妙哉,圣境!亭之后门,有“亦仙亭”横额,两柱亦有对联“亦乐科社搭戏班吹打弹拉唱声震巴蜀;寒门小子进梨园生旦净末丑名驰天府。”乃建者铭其先父之生世也。
出亦仙亭,见一戏台,台前有坝,乃庙会节气演戏之所在。
距亭一箭之地,为仙山至高峰。山势至此,突兀而起,戛然而止。
三面绝壁,陡落千仞。仙女正庙,雄踞于此。坐西向东,入云参天,青瓦白檐,龙凤呈祥。门前楹联:“仙山高耸神光普照映天下;鸿姑登峰威灵应显镇乾坤。”庙堂正中,仙姑安坐,柳眉善目,娴对众生。两侧众神拱卫,膝前香火绵绵,四壁联匾遍布,为善男信女许愿还愿、叩拜进香之所。
传说古有仙女,降临此山,风姿绰约,肌肤如雪,济世救民,深受敬仰。为颂其功德,遂建庙名山,供其塑像。有诗云:惟岳降神非虚语,兴云吐语山有灵。入山先谒仙姑祠,要与仙人考世谱,回向仙姑前致辞,仙姑无语我心知,人生但得游仙境,踪迹何必过猜疑。
余观景读文,赏联吟诗,拜谒仙姑,走出正殿,已夕阳在山。辞别庙祝,鸟道下山,由唐巴路返回。太白诗云:南海瀛州,烟涛微茫;越地天姥,明灭可睹。人羡神仙,仙境何寻?方州仙山,
人间仙境!透过车窗,看逦迤仙山,望巍峨头峰,感大自然之奇妙兮,叹民间文化之精深;感文人骚客之莫知兮,叹仙山之名不传;感予人微之言轻兮,俟达者圣人读之。
和平于己卯仲冬朔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