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援疆 “一路阳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技援疆 “一路阳光”

科技援疆 “一路阳光”——全国气象业务科技援疆工作纪实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26日 中国气象报记者高琳 潘俊杰 潘继鹏   2010年,当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我国气象部门新一轮援疆工作拉开序幕。援建单位带着先进的科研成果、项目纷至沓来,把各自的技术与新疆的工作实际相结合,使新疆气象业务科技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科技援疆让梦想照进现实   “以前一到供暖期,天空都是灰蒙蒙的。如今,站在红山顶上放眼望去,冬日里乌鲁木齐天空蔚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副局长魏文寿说,2009年,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启动新一轮“蓝天工程”。自治区气象局非常希望能在“蓝天工程”中有所作为,但一直苦于缺乏合适的数值预报模式。   “是科技援疆把先进技术带到新疆,并与新疆实际需要紧密结合,切实解决了很多业务技术难题。” 魏文寿感慨地说。   2011年2月,业务科技援疆干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刘洪利带领自治区气象局3名技术人员,利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研究成果,开发出适合乌鲁木齐大气污染预报的数值模式。在当年9月召开的首届中国—亚欧博览会精细化预报服务中,乌鲁木齐市气象局运用该模式,成功做出当地大气污染预报,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   自治区气象局党组书记杜继稳告诉记者,2011年,中国气象局印发《全国气象部门业务科技援疆实施方案》,全国气象部门围绕公共气象服务、预报预测、信息网络与技术、气象科技应用与研发等,对口援建实施38个项目任务。作为受援方,新疆各级气象部门针对气象事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引进、移植支援方成熟的业务系统,开展技术培训与交流合作,共同申报科研项目。   记者在新疆农业气象台看到,国家气象中心援建的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产品制作系统经过业务本地化后,已产生“孵化”效应,农业气象台为4个“三农”气象服务专项试点县制作《农作物精细化气候区划及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手册》;国家气象中心的援疆干部徐国强对原有预报模式进行升级,开展GRAPES物理过程优化及在新疆的应用和释用试验,将精细化气象要素客观预报系统应用到新疆精细化预报中;新疆兴农网从河南省气象局引进农业气象服务平台,本地化开发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业务科技援疆帮助我们提升了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强化了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加快了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杜继稳说,“我们将力争在‘十二五’期间使新疆气象业务科技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用援疆技术与时间赛跑   “巴州和静县有区域自动气象站出现故障。”2012年6月30日,新疆气象技术装备中心(以下简称装备中心)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平台突然发出警报,显示有自动气象站出现故障。当天,伊犁州新源县和巴州和静县交界处发生6.6级地震。   “通过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平台,我们发现和静县有个别区域自动气象站设备受到地震影响,不能正常上传数据。”装备中心主任吕斌说,“发现故障后,我们利用现有的远程故障诊断系统,诊断出故障点,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设备进行远程维修恢复。”   新疆幅员辽阔,行程遥远,路况复杂,要想实现气象技术装备的实时监测、快速维修保障难度极大。   “装备中心在乌鲁木齐,距离和静县400多公里,开车最快也要半天。到现场维修不仅时间长,而且还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吕斌说,“在我们看来,诊断维修气象设备与治疗病人一样,都是与时间赛跑。”   在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提供的资金和技术援助下,装备中心从2011年5月开始建设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平台,并在2012年10月通过验收。   “通过这个监控平台,我们可以对天气雷达、探空系统、国家级自动气象站等9类气象设备的运行状态、探测数据质量和维护信息等进行实时监控。”吕斌说。   另外,装备中心还建立了远程故障诊断系统,可以快速诊断气象设备的故障点,远程为台站提供维修方案,为快速维修提供技术支持。   “利用监控平台和远程故障诊断系统,我们的工作人员不用到现场,就可以为当地台站提供多种维修方案。”   在装备中心展示厅,记者看到 GFE(L)1型二次测风雷达简易维修测试平台,C波段、X波段、L波段雷达测试附件箱和电子水平仪等各种精密仪器。   “装备中心在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援助下建成的业务平台,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杜继稳欣喜地说。   快速发现、快速诊断、快速维修是气象技术装备保障的追求和目标。在援建单位业务技术支持下,新疆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工作正不断向着这一目标迈进。   援疆项目为全疆添活力   在博州温泉县,太阳沿着曼延起伏的天山山脉缓缓落下,余晖洒在温泉县气象局门前。   “温泉县是全国日照时间最长的地方之一。2013年9月,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参与的太阳能磁场观测项目就会完工。”温泉县气象局局长陈万江对记者说。   2011年5月,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